为进一步保障朝阳区燃气使用平稳有序,切实做好燃气安全保障工作,近期,朝阳城管开展液化石油气安全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严查液化石油气经营使用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拧紧燃气安全“阀门”。
和平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对辖区液化石油气非居民用户进行多次全覆盖检查。一是全面摸排,更新台账。通过日常检查全面摸排,动态更新燃气台账,切实掌握辖区内瓶装液化气非居民用户燃气使用的安全情况,发现新增用户及时进行检查并上报。二是宣传教育,严查隐患。采取“边检查、边宣传”的方式,向用气单位普及安全用气知识。对于燃气供应、使用各个环节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排查。建立燃气供应企业与属地政府、用气单位的燃气安全协同管理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供用气行为。三是强化整改,注重落实。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执法队开具《责令改正通知书》,积极约谈责任人,要求商户立即开展整改工作,严肃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日常安全巡查,确保隐患整改到位。截止目前,辖区共有16家非居民用户完成液化石油气替代工作,剩余液化石油气非居民用户5家,街道力争年底前完成非居民用户液化石油气替代工作。综合行政执法队共查扣违法违规液化石油气瓶20个;2家餐饮单位停止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7家单位改为用电;7家餐饮单位改为使用管道天然气并安装了燃气泄漏报警装置。
望京执法队开展液化石油气安全执法行动,一是强化排查,狠抓整改。全面摸排,建立台帐,联合燃气公司开展联合检查,最大程度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督促责任单位立即整改,并联合燃气公司加强业务指导,开展多频次、拉网式的持续跟踪复查,确保整改到位。二是实施改造,降低风险。对符合液化石油气改为天然气条件且有改造意向的用气单位,协调燃气公司现场勘验,综合评估,制定可行性改造方案,及时改造通气验收,有效降低用气风险。三是广泛宣传,规范引导。联合北京燃气集团第二分公司开展燃气安全宣传活动,宣传法规和燃气正确使用方法,通报事故分析,有效引导社会单位高度重视,提升防范意识。同时积极协调液化石油气供应单位、燃气公司、电力公司解决单位改造中的困难。期间,共检查用气单位41家,整改问题120余起。
小关执法队联合安监科对辖区内早餐售卖点进行了专项联合执法行动。一是提前布控,建立完善的台账信息。执法队管片队员结合日常检查提前对辖区内早餐售卖点进行了解并登记,建立详细信息台账,包括经营主体、时间以及用气来源等信息。二是错时执法,依托台账全覆盖检查。由于早餐店经营时间早且大多为租赁餐馆场所短时间经营,为达到检查全覆盖、无死角,小关执法队联合安监科分为三个检查小组于早上六点集合分片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早餐店液化石油气瓶的来源、使用是否合法合规,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切实保障用气安全。三是严厉查处,不合法气瓶全面整改。在检查过程中,对液化石油气瓶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单位开具责令整改书,对不合法气瓶以及供气来源不明的气瓶进行罚没并进行处罚。期间,共检查早餐店25家,查处违法行为2起,开具《责令整改通知书》2份,罚没液化石油气瓶3个。
东湖综合行政执法队集中力量对辖区燃气使用单位的天然气、瓶装液化气进行检查。一是全面排查防遗漏,东湖执法队对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燃气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排查,特别是做好华彩、旺角、六佰本、大望京等人员密集场所周边及餐饮服务单位为主的燃气安全专项检查,及时更新台账,督导餐饮公共服务用户切实落实企业燃气安全主体责任,消除安全隐患。二是突出重点抓整改,集中对辖区内的8家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公服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引导各单位“气改电(天然气)”,杜绝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已有7家单位完成“气改电(天然气)”工作,剩余1家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公服单位也正在协调中。三是加强巡查防反复,加强对问题单位、餐饮企业的巡查监管,加强街面巡查,对使用气瓶的流动商贩一律没收气瓶并安全处置,不定期对相关单位进行核查,防止问题出现反复。加强沟通,宣传燃气安全的重要性,提升自律意识。
左家庄执法队多点发力保障燃气安全使用。一是强化“安全压倒一切”意识,与专业部门紧密对接,领会安全生产最新要求,提高执法精准度;二是把宣传融入执法全过程,做到检查不忘告知、处罚不忘教育。对问题坚持“回头看”、勤提醒,推动安全观念养成。三是以“燃气业务培训,先期摸排底数,联合联动检查,限期促改消隐”为思路,开展瓶装液化石油气非居民用户专项检查,对气瓶间缺少安全设备、气瓶混用等行为当场责令整改并予以处罚。坚决罚没游商经营用气瓶。同时依法跟进新增用户相关问题。目前,执法队共检查液化气非居民用户21家,整改后液化气用户4家,已改天然气设备7家,已改电设备10家,整改安全隐患共13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