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华北区“世界蜜蜂日”主题活动暨密云第四届蜂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密云区太师屯镇蜜蜂大世界举行,本届“世界蜜蜂日”活动主题为“小蜜蜂托起乡村振兴大梦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密云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新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所长彭文君等出席开幕式,马新明宣布华北区“世界蜜蜂日”暨密云第四届蜂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活动开幕。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观看了密云蜂业工作成果汇报片,交流蜂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研究成果及成功案例。
活动现场,密云区政府分别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中国养蜂学会、中国蜂产品协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中华蜜蜂科研示范基地”“中华蜜蜂小镇”“北京蜂产业研究院”“农业农村部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密云监测点”揭牌成立。当日,还举办了主题为“烹饪科技 助力乡村振兴”的“全蜂宴”发布会和主题为“小蜜蜂可做大文章”的密云第四届蜂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近年来,密云区充分发挥好山好水优势,持续推动蜂产业高质量发展,“蜂盛蜜匀”已经成为密云区践行“两山”理论的品牌名片。经过不断探索发展,密云区建立了集蜜蜂种业、养殖、授粉、蜂产品深加工、蜜蜂授粉、蜜蜂文化和蜜蜂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构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蜂产业模式,全区养蜂规模由2004年的662户、蜂群3.2万群,发展到现在的2145户、蜂群12.35万群,蜂群总量占北京市的45.2%,是北京市养蜂第一大区,被中国养蜂学会评为“中国蜜蜂之乡”。全区拥有蜂蜜、蜂王浆等生产线9条,蜂产品种类50余种。2020年,密云蜂产业产值近1.3亿元,比2019年(1.09亿元)增长19.3%,与历年平均值(1.2亿元)相比,增长8.3%。
密云依托首都的科技创新优势,积极与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中国养蜂学会、中国蜂产品协会等科研单位开展蜂产业合作,20余名知名专家在蜜蜂育种、病敌害防治、多箱体养蜂、新产品研发、技术培训、国际合作等方面参与密云蜂产业科技推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合作创建了全国首家“北京蜂产业研究院”,在全国蜂业培训服务、种质资源优化、病敌害防治、蜜蜂授粉等方面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研究。
同时,密云区“以蜂为媒”,带动休闲农业、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发展蜂产业,解决了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区199户退耕禁养农民的转移就业和增收问题,全区362户低收入户实现养蜂脱低、致富,为全国养蜂扶贫工作树立了标杆、作出了示范。密云区持续加大中华蜜蜂保护力度,进行中华蜂养殖技术研究和文旅基地建设。密云种源中心保存的密云区华北型中华蜜蜂生态型已得到专家认证。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所长彭文君表示,北京蜂产业研究院将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加快解决制约密云蜂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实践,推动密云蜂产业高质量发展,把密云蜂产业打造成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案例。
中国养蜂学会秘书长陈黎红介绍,把蜜蜂和文旅结合起来,既可以助力蜂产业发展,也能助力密云乡村振兴。相信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以及充足的蜜源植物条件下,密云将会成为北京百姓“放心蜜”的生产场所。
密云区园林绿化局蜂业管理站站长罗其花透露,密云将与科技团体、品牌营销团体在蜜蜂品牌建设、文旅融合、中华蜜蜂保护等方面共同发力,实现密云蜂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全区更多蜂农增收致富,实现小蜜蜂大文章、小蜜蜂大产业的目标,争取把密云的蜂产业做成标志产业、致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