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西城区金科新区着眼未来发动“引擎”

来自:北京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63
  150米的长廊,10米的挑高,干净大气的纯白色调,科技感十足的设计风格,站在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观景长廊内,早已找寻不到原来“动批”市场嘈杂拥挤、混乱无序的踪影,短短几年的光景,“动批”凭借着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有了新的定位——国家级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跟随着此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发展成就”采访团央媒、市媒的脚步,深入了解“金科新区”飞速发展背后的故事。
  
高标准规划布局 
“金科新区”领跑发展
  “动批”腾退后的空间做什么?这是腾退工作启动后面临的重大选择。经过多次调研讨论,我区决定建设金融科技示范区。动物园地区作为市内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处核心区,北邻中关村,南望金融街,连通起北京市科技和金融发展的两个重要板块,辐射海淀西城,这个转型方向堪称完美。
  自2018年启动金科新区建设以来,我区立足核心区功能定位,充分发挥金融资源和疏解腾退空间优势,实现了“三个第一”的新突破:第一个提出并启动建设金融科技为主要产业的示范区;国内第一个、目前为止也是唯一一个被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第一个探索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机制的园区。园区定位聚焦金融科技产业与专业服务领域,着重营造优渥的产业生态环境,承载金融科技产业“国家队”“独角兽”“生力军”企业落地。
  据了解,2018年12月以来,我区相继发布“金科十条”“金服十条”“金开十条”,形成政策组合拳,联合出台《北京加快推进国家级金科新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金科新区的发展定位和引导方向,细化三年内的发展目标、重点项目和创新举措,力争引领北京成为全球技术研发和应用场景新高地、产业发展增长极、制度标准策源地、顶尖创新人才首选地和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引领者。
  
高质量服务保障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明确了发展方向,细化了产业扶持政策,我区在企业服务保障工作上也没有落后。我区始终坚持对标国际一流,着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管委会创新并总结出“无接触”数字服务、“小分队”组合服务、“双管家”常态服务、“场景化”应用服务等特色服务模式,根据企业需求,全天候提供办公选址、注册登记、资源对接、融资服务等“精准·暖心”服务,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帮助企业解决个性化问题。据统计,截至目前,共走访企业338户次,收集办结企业需求近500项。
  “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的工作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金科新区”共引进金融科技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129家,注册资本金近千亿元,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成方金科、成方金信等;金融机构总部成立的工银科技、建信金服、光大云缴费等;央企总部成立的中移金科、云链金汇等;互联网公司成立的云粒智慧、神州数科等;国际金融机构成立的万事网联(Master)、威士信息(Visa)等;外资企业参股的保大坊、福佑多多等;京外头部企业成立的壹账通科技、文峰数科等。“金科新区”以金融科技头部企业为核心,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金融科技产业生态日益完善,带动产业链上优质创新型企业与专业服务机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高规格品牌活动 
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作为“金科新区”的起步楼宇,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顶层的多功能金融科技会客厅“星汉报告厅”,肩负了金融科技思想交流中心的重要功能,承担金科产业会议、论坛、路演、信息发布等活动开展。报告厅配备超宽视角极清LED大屏及完善的会议系统,可同时容纳200余人参会。2021年2月,北京市金融工作座谈会在此召开,七十余家中外金融机构畅谈北京市金融业改革发展建议。3月,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筹备会议在此举行。知名金融科技企业开业仪式等活动也在顶层星汉报告厅成功举办。“金科新区”已成为高层次、权威性、专业化、国际化金融科技领域交流平台,宣传国家政策、传递市场声音、搭建合作桥梁。
  这只是金科新区的起步阶段。未来三到五年,金科新区核心区将引入高端商业业态、各类首店商户,增加生活、休闲配套设施,让金融、科技人才在这里体验工作、生活、消费一站式服务,吸引更多金融科技机构。预计“十四五”期间,金科新区核心区的地均产值将达到每平方公里500亿元。立志与纽约华尔街、伦敦金融城比肩,金科新区已经着眼未来,着力打造金融科技“北京品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