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联合怀柔区人民政府、怀柔科学城管委会共同举办第一届“怀柔论坛”,论坛聚焦“生命健康与生物医学成像”主题,围绕如何在基础生物学以及临床科学各领域中应用多模态跨尺度成像、前沿成像科技与未来健康、多学科协同与跨界融合等方面开展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高福,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宇辉,区委书记、怀柔科学城党工委书记郭延红出席论坛并致辞。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乔杰主持。区委副书记、区长、怀柔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于庆丰参加。
邱水平在致辞中指出,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凝练重大科学问题,着眼于“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原理,深入研讨如何依托先进的生物医学成像研究设施,促进成像技术与基础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尤其是精准医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推动原创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以及技术创新的开展,为人类健康事业提供更多全新的解决方案。面向未来,北京大学将坚持以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为抓手,促进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协调发展,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期待与各界力量携手奋进,努力将“怀柔论坛”打造成让生物医学界瞩目、让世界瞩目的品牌论坛。
郭延红指出,“十三五”时期布局怀柔科学城的29个科学设施平台加快建设,部分装置设施平台进入科研状态并产出创新成果,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经进入规划、建设与管理、运行并重的新阶段。希望与会专家围绕论坛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同为装置高效运行、开放共享献计出力,推动项目早建成、早运行、早出成果。同时,欢迎大家更多走进怀柔、扎根怀柔,积极参与怀柔科学城建设,努力将装置建设过程转化为创新过程,力争产出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怀柔区将提供一流的服务,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让广大科研工作者在怀柔科学城安居乐业。
本届论坛为期两天,通过参观及自由交流、学术报告、圆桌讨论等形式,邀请各领域生物医学专家学者交流研讨。生物医学成像技术是推动从基础物理和生物学原理发现到医学实践进步的核心动力之一。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是国家“十三五”布局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设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多模态医学成像装置、多模态活体细胞成像装置、多模态高分辨分子成像装置、全尺度图像整合系统,以及模式动物等辅助平台和配套设施。基建工程预计在2022年8月竣工,科学装置在2023年全部进行安装调试,2024年进入试运行和竣工验收阶段,随即投入正式开放运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等领导参加。怀柔区、怀柔科学城党工委领导张闯、梁爽、丁明达参加。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程和平作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