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至10月13日,区委书记孙军民率西城区党政代表团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考察调研,围绕进一步深化合作,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展开深入对接。赤峰市委书记万超岐,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旺盛,北京派驻赤峰挂职团队领队、市政府副秘书长梁志刚,喀喇沁旗委书记房瑞,旗委副书记、代旗长赵延宏,西城区委副书记张立新、副区长鲁征等参加活动。
10月13日上午,代表团一行驱车至锦山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实地考察园区发展运营和大棚建成使用情况,察看现代化科学技术应用成果,了解产业带动帮扶情况。园区占地1500亩,总投资1亿元,是集种苗研发培育、种植技术推广和绿色农产品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设和运营至今,带动村民人均收入显著增长。
10月13日上午,代表团一行驱车至锦山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实地考察园区发展运营和大棚建成使用情况,察看现代化科学技术应用成果,了解产业带动帮扶情况。园区占地1500亩,总投资1亿元,是集种苗研发培育、种植技术推广和绿色农产品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设和运营至今,带动村民人均收入显著增长。
马鞍山红色教育基地共分为红色教育展示馆、红色教育会议室及办公室配套、红色教育旅游纪念品及土特产商店三部分,是2021年西城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帮扶的子项目之一。区领导参观后,分别走进当地脱贫户邱桂兰和张延玲的家中,与村民悉心交谈,了解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和身体状况,叮嘱一定要保重身体,迎接更幸福的生活。
当天中午,西城区-喀喇沁旗支援合作联席会召开,双方领导分别介绍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结对帮扶情况。
经过多年的帮扶实践,两地形成了结对联系紧密、协作运行顺畅、帮扶效果良好的结对帮扶工作机制,打造出了“新什南”联合党建助推京蒙协作、西城律协“大手拉小手”捐资助学、“耳聪”扶贫助残康复服务等多个京蒙帮扶协作品牌项目。2018年至2020年,西城区共选派4名优秀党政干部交流挂职,投入区级财政资金5625.24万元,实施帮扶项目33个,受益人口达到33787人,助力喀喇沁旗按期实现脱贫摘帽。2021年计划支持资金2108.6034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2个,将在劳务协作、人才培训、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等多个领域多点发力。
房瑞向西城区长期以来对喀喇沁的对口支援帮扶表示感谢。他表示,脱贫摘帽后,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将积极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扎实开展防致贫返贫动态监测,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继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升易地搬迁群众生活质量,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希望今后双方可以从积极推进农产品进京、招才引智和加深人才交流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王旺盛表示,近年来在京蒙东西部协作的推动指引下,北京和赤峰各方面合作日益加深。“十四五”期间,赤峰市将紧紧围绕党中央为内蒙古量身定制的“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发展定位,扎实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围绕当前赤峰市提出“五个发展定位”的目标任务,希望西城区进一步加大在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人才交流、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帮助和指导,推动赤峰市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共赢发展。
孙军民表示,京蒙合作的渊源由来已久,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两地实施脱贫攻坚对口帮扶之后,双方在公共服务、产业协作、人才支援、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持续深化合作,共同实施了一批务实项目,携手办成了许多为民实事,互相见证了彼此发展,结下了深厚情谊。通过此次实地走访,深切感受到了喀喇沁旗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的幸福生活,由衷为喀喇沁旗实现脱贫摘帽表示祝贺,也对今后两地的深化合作充满了信心。下一步西城区将一如既往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优秀挂职干部在京蒙合作上的桥梁纽带作用,继续与喀喇沁旗开展结对帮扶,不断加强资金支持、因地制宜开展产业合作、突出抓好人才智力支援,积极助力当地民生保障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力以赴助推喀喇沁旗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