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进一步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朝阳区呼家楼街道以深化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为契机,实施“12345”工作法(构建“一个体系”、明确“两个原则”、创新“三种方法”、完善“四项机制”、落实“五大行动”)创新“门前三包”治理模式,通过党建引领、上下联动、区域互动,搭建呼家楼“门前三包”共建共治共享平台,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多元主体合力,促进解决城市管理痛点、难点问题,形成全社会协同参与城市管理的新格局。一是构建街道“门前三包”1+8+11+N组织体系,即: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8个成员单位+11个社区+N个辖区“门前三包”自治组织,建立“街道-社区-单位”三级平台,将所有社会力量纳入“门前三包”治理体系,明确责任内容,清晰治理重点,细化监督管理职责。二是明确“自治+整治”的原则,注重商户自治管理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群众监督与综合执法相结合,努力形成“单位自治、群众监督、执法保障”三效合一的良好局面。三是建立“服务-管理-执法”工作模式,即:“门前三包”责任单位自我服务履行“门前三包”义务;街巷长和社区居干开展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街道搭建综合执法平台,由综合执法队、平安办、市场所等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四是形成日常巡查、定期会商、联合执法和督办整改四大机制,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公众积极参与“门前三包”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五是开展美化绿化亮化行动、环境卫生清洁行动、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停车秩序提升行动、社会力量动员行动等五大专项行动。以“门前三包”工作为抓手,统领市容环境、设施环境、秩序环境等综合治理,全面美化市容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完善设施环境、规范秩序环境,创建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
目前,呼家楼辖区门前三包”社会单位、商户门店共计227家,均已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