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厦门市20个项目跻身省级非遗名录

来自:www.fjta.com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11

      10月1日至5日,“印象·厦门——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斗阵行”活动在海沧未来海岸阿罗海大街内舞台精彩亮相,作为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走出“深闺”的26项非遗“斗阵”秀了一把,也引来了日均3万人的人流量。 

      “十一”黄金周前夕,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厦门12个项目榜上有名。分别是:民间文学项目闽南童谣;民间音乐项目莲花褒歌;民间舞蹈项目同安车鼓弄、翔安拍胸舞;传统戏剧项目闽南皮影戏;曲艺项目歌仔说唱、方言讲古;杂技与竞技项目新垵五祖拳、厦金宋江阵;传统手工技艺项目珠绣手工技艺;民俗项目蜈蚣阁传统民俗表演、 民习俗。 

      此前厦门已有8个项目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别是南音、高甲戏、歌仔戏、答鼓嘴、漆线雕技艺、大道公信仰习俗、送王船习俗、中秋搏饼。 

      至此,厦门共有20个项目跻身省级非遗名录,其中南音、高甲戏、歌仔戏、答鼓嘴、漆线雕技艺5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近日,从厦门市文化局获悉,厦门市计划建设一批“非遗”展示基地,让市民和游客近距离接触,感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按照计划,这些基地将逐步建成,做到布局合理、布点平衡。同时组织一系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表演,依托平面和电子媒体,大力宣传和推广民族民间艺术文化。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展示厦门“非遗”,厦门市还将整理出版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纸质记录文本,保留和传播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同时,厦门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已经着手开展。

相关链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