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掉一座山,做大城区;栽下一棵树,做强产业;打通一条路,做优环境……这是记者最近到清流采访时,听到看到、印象最深的“缩影”。
其实,在清流,处处运作的氛围已经让人们感受到了清流的工作节奏和速度。它传递给记者最强烈的信息是清流人正扛起“生态旅游”的大旗,
脚踏实地、满怀信心地按照“做大城区、做强产业、做优环境”的思路,发展旅游事业,迎接新一轮机遇的到来。
搬掉一座山,做大城区
清流北山是一座土质疏松的山,因山坡陡峭,岩石强烈风化破碎,坡体稳定性差,1992年5月受暴雨影响发生滑坡。几年来,虽经治理,北山滑坡、崩塌仍时有发生,1997年大面积滑塌,还曾造成省道204交通中断,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如何彻底解决山的问题?又如何结合地质灾害治理为城区开发建设服务,做大城区?尽管县领导决心很大,但县里还是有部分干部想不通,有疑虑。为了根除这些疑虑,县里特地制作了一个与这座山周边环境相关联的沙盘,摆在县土地局一楼,让干部群众更清楚地站在“空”中看清流的发展空间。县委书记纪熙全告诉记者,清流县城没有建设用地,没有新的发展空间。我们结合地质灾害治理,搬掉这座山后,清流就开阔起来,清流城区将再造一座新城。挖山的土方可以运到低洼地,洼地再灌成水,洼地周边的山包可以搞城市建设开发,形成水上城市,定位为旅游度假、休闲观光和人居。这座再造的新城将提升整个县城的品位。据设计专家测算,仅搬掉的山就能腾出1027亩的建设用地。
老百姓调侃,过去连工资都发不出的清流,如今有能力做这件事吗?回答是肯定的。按县委书记纪熙全的话说就是“借鸡下蛋”搞市场化运作,谁搬迁谁开发、谁要地谁开发,政府不花一分钱。于是,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2006年,这一投资达7000万元的搬山工程就进入了实施阶段。如今,眼前的事实让人惊叹:北山工地上热火朝天,工程车忙碌的身影、挖掘机挥动的力臂,整座北山已被削去了大半个。北面的低矮丘陵此时快可以与北山比高低了。
据专家测算,这座山搬掉以后,加上龙津、东华两个乡镇合并,清流的城市面积将从原来的7平方公里增加到30平方公里,要比老城区扩大好几倍。
栽下一棵树,做强产业
怀抱金砖手捧乞丐碗。这是清流资源丰富而未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的写真。
没有运作,丰富的资源当然就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产业也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因此,作为以农业、旅游业发展为主导产业的清流,更是感到做强特色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清流地处闽西北,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理条件,非常适合苗木花卉的生长。这无疑给清流苗木花卉产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正因为如此,几年来,清流县历届县领导都十分关心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给予他们最优惠的政策进行扶强做大。由此,含笑、红枫、罗汉松、紫薇、山茶、桂花等40多种名贵城市树种纷纷落户清流,成为清流发展城市园林景观苗木的重要基地。
景秀园林就是其中的一个。它位于清流的李家乡,距鲜水冷泉约500米,是省“十一五”旅游十大重点建设项目清流乡村旅游生态观光示范园的组成部分。该园林建设由“全球生态五百佳”———浙江奉化滕头村的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投资兴办,建设规模6800亩,目前已完成投资6500万元,已种植各类苗木100多万株。如今,该园林公司已成为全省最大的城市景观苗木基地和省级龙头企业,走出了一条集绿化苗木生产和休闲观光旅游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发展之路。
和景秀园林同样得到发展的还有清流里田的花卉基地,嵩溪的鲜切花基地、红枫基地,林畲的桂花基地等等。如今,全省最大的万亩苗木绿化基地、全省的鲜切花基地和计划用3年时间创中国桂花产业第一品牌的桂圆生物都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苗木花卉产业的领军企业。具备良好优势条件的清流苗木花卉产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打通一条路,做优环境
在清流,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但由于受到交通“瓶颈”的制约,发展始终停留在较为落后的水平。首先是省道擦肩而过,大面积的乡镇没有等级道路;其次是县城区又“长”在行政区划的边上,许多功能和生产要素发挥都相对较难。
如何解决这个交通问题?如何真正让“一湖、一洞、二泉、三山、四景”(即九龙湖、嵩口温泉、鲜水冷泉、灵台山、大丰山、北斗山、林畲毛泽东旧居、嵩溪玄武岩、景秀园林、赖坊古民居)等旅游资源成为清流发展的后劲?如何让矿产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又如何将清流打造成南方的“香格里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全都指向“交通”。县委书记纪熙全深有感触地说,任何的招商引资,首问就是交通。一通百通,交通没有通,清流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大的作为,清流的旅游也将得不到可持续发展。他说,站在全省(海西)看清流,地处闽西北部,离永安、连城、长汀70公里左右,往连城的204省道,连四级路都不如,路况差!去长汀也是一样。清流虽然离永安很近,但没有路相通,从经济学观点看,从发展的大趋势看,清流应该主动对接永安,应该成为永安的重要腹地。因为随着通往永安的三泉、永宁、永武高速公路的建设,永安的交通枢纽的优势必将得到发挥。清流有煤炭、旅游资源,我们只有跳出清流看清流,主动打通永安,打通连城,打通长汀,清流的发展才有希望。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在于运作。打通每一条路已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清流的公路建设不仅得到省交通厅、省移民局的全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仅今年,清流县搞公路建设的投资就达2亿元,这是史无前例的“大手笔”运作。清流人把希望寄托在道路建设上,修路建路的“交响乐”不断在清流的土地上响起,而且是一“曲”高过一“曲”。就这样,一条通往三明的省道今年底就要改造结束;投资5760万元,对接连城的省道204线里田至长校江坊公路建设年底也将完成;还有总投资达7000万元的蛟坑至铁石、路口至黄石坑等几条县道和农村公路建设也在施工中……良好的运作,让清流发展活跃起来,许多客商看到了清流的潜力、看到了清流的商机,纷纷把目光投向清流,随着旅游项目、矿产品开发和深加工项目的签订,清流的发展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随着清流交通环境的改善,新一轮发展机遇将会给清流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带来新的飞跃。 (阮忠 林文斌 魏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