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博物馆应兼顾“高大上”和“接地气” 安来顺委员建议打造更具人文关怀的公共文化空间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77


  “文博可能是一个相对‘冷门’的话题。”安来顺委员说,“尽管如此,这却是我国公共文化机构乃至整个公共文化事业的一个缩影。”
  作为文艺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安来顺是为数不多的文博领域专家,一直从事文化遗产、博物馆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2019年,身为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的他被上海大学引进,担任文学院教授。这次两会,他将继续关注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安来顺发现,博物馆正越来越“热”。就在上周,安来顺刚刚完成了在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的线上分享。他连续5天在平台的委员读书群中围绕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及发展现状等内容作介绍,吸引了不少委员收看。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给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安来顺表示,对博物馆与文化遗产高度关注与树立文化自信息息相关。文化需要载体,博物馆作为一个重要载体,它所收藏的实物是最直观、最客观的,保留了历史文化的记忆,是文化的基因库,同时也是产生新知识、催生新文化的场所,需要大力发展。
  然而博物馆行业在经历了过往十多年爆发式的数量增长后,却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如非盈利、公益性质的博物馆面临的高成本、高能耗问题,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局限问题,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基础建设之间的平衡问题等。这些年里,安来顺不仅做了大量走访调研,还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不少提案,关注文博事业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
  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日常运营及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安来顺介绍,根据世界博物馆协会的调查,全球95000多个博物馆中有80%都暂时关闭了,9月的跟踪调查显示,已有约6%的博物馆永久歇业,还有约18%有可能关停。尽管由于我国疫情防控较好,绝大多数博物馆都已恢复开放,但不少博物馆仍面临着经费缩减的燃眉之急。“疫情防控早已进入了常态化,博物馆要尽快从疫情影响中走出来,绝不仅仅是靠政府部门的救济,更要努力发挥更加积极的社会作用,另辟蹊径,尝试转型。”
  去年两会,安来顺的提案就围绕疫情影响下博物馆如何发挥文化潜能展开。他指出,博物馆应当以疫情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数字技术的应用水平,用好数字资源,利用线上展览等形式,发挥对社会的“精神治愈功能”,促进疫情之下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争取让博物馆像柴米油盐一样,成为人民群众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去年底,在安来顺的推动下,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博物馆研究与交流中心在上海大学成立。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安来顺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博物馆转型发展建言献策。他认为,博物馆的转型发展需要更加紧密地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更加考虑对主流观众群体之外的弱势群体的关怀,在打造“高大上”的文化场所的同时,也将博物馆打造成为“接地气”的群众性公共文化空间。
  目前博物馆的主要客流是学生、游客以及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群体。安来顺指出,不少老人在情感层面有“怀旧”的需求,这恰恰是承载历史记忆的博物馆可以满足的,“开辟一个空间,陈列过去几十年里城市生活的各种场景、物件,让老人们召回曾经的记忆,再组织老人与孩子们互动交流,给年轻人讲述当年的故事”。在安来顺看来,博物馆是一种“黏合剂”,让所有人群和睦相处,促进社会的和谐,“这就是博物馆行业对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的实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