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献计献策 共议上海发展新图景 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专题审议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87


  昨天下午,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专题审议。围绕“打造浦东改革开放新高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强化‘四大功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持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推进‘五个新城’建设,优化市域空间新格局”“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推动健康上海建设”七个话题,代表们踊跃发言、积极献策。
  【浦东改革开放】
  新高地要有更多“标杆”“示范”
  在“打造浦东改革开放新高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专题审议现场,陆风代表抢到话筒,开门见山地说:“我发言的关键词有三个,一是‘一网通商’,二是‘黑灯工厂’,三是金融话语权。”
  陆风说,“一网通商”就是充分挖掘政府数据,为各行业企业战略、研发、营销、生产和风险管理等提供数字赋能,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能力。其次,要加大基础数据、人工智能研究应用,在自动化核心部件的研究以及各行业核心软件上布局,引进更多全自动化“黑灯工厂”,推动浦东制造业实现新飞跃。再次,要以数字化为金融业加速,提升浦东在国际金融舞台的话语权,更好服务辐射全国。
  浦东,是上海的王牌,更是开放的旗帜。吴坚代表提出,要形成这样三个共识:“首选是浦东”,让浦东承载全市重大改革先行先试任务;“首创在浦东”,把全市资源捏成一个拳头,让浦东成为上海改革成果经验的诞生地;发挥浦东“首位效应”,继续保持大胆闯大胆试,把浦东的“标杆”和“示范”效应用足用好。
  种好制度创新的试验田,离不开法治保障。“要开展更深层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更大力度创新,就要打造法治浦东升级版。”叶青代表提出,要从自主创新的全过程、科创产业全链条、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系统入手,创新法治体制建设,保障重点产业发展。
  【城市数字化转型】
  培养龙头企业关注“数字鸿沟”
  “为什么要用技术?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为谁而转型?”在“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的专题审议会场上,胡晓丽代表发问。
  张润斌代表说,上海在产业、市场、人才、资金等优势资源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但仍需要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大力培养一批平台型数字龙头企业。
  城市数字化转型离不开人才,史一兵代表建议,对相关专业的人才适当予以落户、个税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为人才营造良好的竞争、成长环境。
  “要推进移动应用和互联网应用惠及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不少代表不约而同关注到了“数字鸿沟”问题,陈岳川代表认为,要在适当保留传统服务方式的基础上,在供给侧匹配老龄社会需求,并切实提升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的能力。
  彭燕玲代表指出,要将居住安全、小区停车、宠物饲养、垃圾分类等社区治理纳入城市数字化转型,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在数字化转型之中,千万不要忽视市民的声音。”胡晓丽代表在现场打开手机播放起了一条群众来电:小区要安装人脸识别的安防系统,这位来电市民却不同意。“当数字化转型遇个人信息保护,我们该怎样办?”她发问道。
  陈岳川代表建议,要加快增强隐私计算技术研究和应用,在保护个人数据不被随意采集和滥用的同时,又能及时高效服务。李向农代表则认为,要从法律角度更好地保护公民信息,对数据的开发、共享、服务、存储等做出法律层面的安排。
  【“五个新城”建设】
  以强大产业动能带动人口集聚
  “不要把新城作为中心城区疏解人口的卧城空间,更不要把新城作为房地产增长的依赖空间。”在“推进‘五个新城’建设,优化市域空间新格局”专题审议会上,王振代表第一个发言,提醒五大新城不能使错发力方向。不同于以往对规划蓝图热火朝天的畅想,今年的专题审议会上,代表们在交流中不约而同透露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意识。
  王振代表说,郊区五个新城的区域比较优势就是制造业,“应该多拿出一些土地空间集聚制造业,多聚焦工业开发区的能级提升,多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新城商务成本,以强大的产业动能带动人口集聚”,按照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区的战略要求,打造各自的集聚优势,推出区域差别化政策。
  “打造现代产业集群,打造新城增长点,始终绕不开钱从哪里来,钱用到哪里去。”许银章代表考虑到,在“十四五”期间,区级财政投资的新城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巨大,需要“造血机制”。搞土地开发建设,是新城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他建议执行土地出让返回政策,并提高返回比例至50%,如此才能支撑新城的高质量发展。
  庄木弟代表接过话茬,现在规划和计划往往落后于实施发展,应该改变行政管理的理念,要有弹性规划。“有的地方脑子进入新时代,脚还在旧地方;有的时候脚走进新时代,脑子还在老城厢。”
  已经在临港新片区安家、工作的邓蜜代表则有切身体会,“每个新城的建设和发展都有很多共性,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人口导入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对于留在新城的人而言,吸引他们留下来的最终还是生活。”
  【强化“四大功能”】
  培育典型打造“三高”制造业
  “制造业曾经是上海引以为豪的金字招牌,现在还剩下什么?”在“强化‘四大功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审议时,朱柯丁代表的一番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发言中,多位人大代表都提到一个关键词“制造业”。在代表们看来,上海的制造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未来要有更大作为。
  朱国宏代表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探讨如何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产业效率,还要探讨如何解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要素供给不充分的问题。
  发言时,多位代表提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重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我们曾经创造‘特斯拉速度’,能不能用在我们自己的制造业企业身上?”朱柯丁建议,在“十四五”制造业产业升级过程中,要重视本土企业的培养培育,改变过去“抓大放小”的理念,在资金、人才、政策等多方面给予同等待遇。针对高端制造业企业,要敢于树典型、立标杆,特别是能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企业,政府要拿出诚意,全心全力大力扶持,打造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科技创新的“三高”制造业。
  韩若冰代表和何支军代表都提到,要发挥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催化和加速作用,建议充分发挥上海金融中心、科创中心优势,引导金融科技公司为制造业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信用产品。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人才要素及其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是要素市场配置的关键。”许鸿蕨代表说,上海要贯彻落实好新时代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精神,围绕中坚人才、技能人才、塔尖人才等三种人才,按照落得下、住得起、培得出的原则,加快构筑与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人才体系。郭康玺代表建议,除了高精尖人才,还应提高蓝领工人获得感,降低蓝领进入上海的门槛。
  【做强“上海文化”】
  推出叫好叫座精品提升软实力
  “做强上海文化,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最重要的就是推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上海原创文化精品。”在“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持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专题审议中,市人大代表华雯在发言时指出。
  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持续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需要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陈岩代表认为,上海可以规划更多的文化消费类节日,打造一批具有不同特色品牌、口碑、活跃度与影响度的创意市集,发展更多文创项目,让老百姓的文化幸福感更强。
  “书香文化可以点亮一座城市。”王为松代表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吸收社会力量,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打造“黄浦江边的书房”。“郊区也有很多宝贝!”余思彦代表呼吁,上海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过程中,要坚持把郊区乡村作为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不能忽视乡村的宝贵文化资源。“江南文化的很多载体都处于上海郊区。”张娣芳代表建议,在“五大新城”的规划建设过程,要注意对历史风貌区以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
  “上海目前存在摄制成本较高,后期制作公司的规模和数量有限,也没有爱优腾等主流播出平台的劣势。”陈泉代表建议,上海应推出影视行业扶持政策,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体育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樊建林代表指出,体育是区域和产业融合交流的优质平台,窗口效应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值得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去挖掘。
  【推进乡村振兴】
  为农民增收提供新载体新渠道
  “乡村要振兴,必须全方位缩小城乡差距,特别是收入差距。”市人大代表、金山区财政局局长蔡雷英说,近年来郊区农民总体收入有所提升,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以2019年为例,上海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年收入为城镇居民的45%左右。她建议,市级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大郊区地产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以此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要大力支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通过出让、租赁、作价入股等有偿使用方式,盘活农村建设用地资源,以土地使用激活产业兴旺、带动农民致富,比如通过出租闲置房屋将农村房屋打造成创业空间、特色民宿,为农民增收提供新载体、新渠道。
  “乡村还是缺少产业,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没有就业就没有稳定的收入。”市人大代表、青浦区朱家角镇万隆村党支部书记张小弟认为,要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必须对想在农村投资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才给予一定奖励,让他们在农村敢做事、敢创业。
  市人大代表、浦东新区大团镇党委书记董建敏说,乡村产业振兴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农民富裕,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非常重要,建议通过规划引领,进一步明确区域优势产品,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重点地发展。
  除了农民增收,不少代表还关注农业增能。市人大代表、崇明区陈家镇党委书记沈忠说,新基建和传统基建一样,“路、桥修到哪里,哪里的经济活力就能被激发,货物流、人才流、要素流就能集聚。”他认为,上海农业应搭上新基建的车,进入“快车道”,上海有理由、有条件成为全国乃至更大区域的农业科创中心。
  市人大代表王德弟建议,在农业科技上下功夫、做文章,为国家农业现代化和种源安全提供坚强后盾,让上海有限的土地成为农业科技和优质种子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试验田和示范区。
  【公共卫生体系】
  提升疾病防控体系的科技含量
  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推动健康上海建设”专题审议上,代表们纷纷抢话筒发言。“不能让郊区和农村成为检测盲点。”钱菊英代表第一个发言,“近期国内疫情反复给了我们深刻教训——农村地区疫情传播影响很大。”她建议,在城市、农村全面建设传染病检测哨点,重视消化道传染病等的检测,加强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和督导,同时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匹配,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让这些专业人才留在包括疾控中心等不同的公共卫生安全部门。
  新药包括疫苗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的建设,代表们也十分关注。在钱菊英看来,上海有非常好的基础,生物医药被列为重点产业,国家器械和药物审批长三角分中心也已落户上海,从这次全球新冠肺炎疫苗研发过程来看,市场主体只有具备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才能掌握病毒的构成,进而研发疫苗。
  周瑜代表建议,重视传染病生物抗体药物生产链条中后端,集中资源,打造一条全流程国产化的疫苗、药物生产项目,从硬件上保障公共卫生体系,建立传染病生物抗体药物应急体系。
  尽管身处紧张忙碌的抗疫一线没能参会,张文宏代表还是通过视频进行了发言。“从现在来看,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绝不是一两年的问题,而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个时代的事情。”他表示,2003年的非典,上海建立了公共卫生疾病防控体系,但各大医院感染与传染病临床的公共卫生队伍是薄弱的。“像这样薄弱的感染医学科,没有能力承担起常态化疫情持久战。他建议建立一支常备部队,给予其非常好的维护以及培训,不以日常业务量或者是收入来衡量这支队伍,并提升公共卫生疾病防控体系的科技含量。”
  此外,互联网技术对于公共卫生体系的再造,也引起了多位代表的兴趣。周俭代表建议,上海要加快互联网医院发展的步伐,但不要忽视老年人的需求。“需制定政策向养老机构、老年人家庭及亲友引导推广使用,大幅度提高老年慢病患者居家就医和养老范围,形成多元化支付模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