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是一个英雄的城市,也是曾经创造中国红色文化高原时代的城市,今天的上海更是有着无限魅力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学宝藏。”昨天下午,国内首个以当代作家名字命名的文学学术研究机构——何建明文学研究院在上海揭牌成立,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说,“我愿用自己的全部热情和才能,为上海、为祖国写出更好的作品,也愿意把自己积累与实践的创作经验奉献出来,与上海作家一起创造当代中国的文学高峰。”
近年来,何建明将眼光聚焦于上海,接连奉献多部优秀作品。《革命者》近期入选中宣部“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中国作协昨天首次向社会发布的“记录小康”主题创作推荐书单中《浦东史诗》榜上有名,《第一时间》《上海表情》引起海内外读者关注。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丁晓原说,何建明的创作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他以自己的典型性行动确认了报告文学是一种行走者的文学。“近年来,上海成为何建明文学版图中的一大亮点。《浦东史诗》是写上海创造中国伟业的宏大叙事,《革命者》是他致敬先烈初心的信仰颂歌,《上海表情》《第一时间》则以一个作家的观察与体验,叙写面对重大疫情,上海人民抗疫的灵敏度、精准度和从中显示人性的温度,是一份真实生动地展示疫情大考中上海卓然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成就的现场报告。”
“何建明数十年的创作实践,蕴含着诸多鲜明的特点,比如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对于现实的深度贴近和高度敏感、对于历史的深刻透析和准确把握,以及宏大的观察视野、充沛的创作动力和热情、娴熟而又创新的写作技巧。”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说,上海文学界将利用何建明文学研究院的资源和平台,进一步提升现实题材和红色文化题材的创作水平。
据悉,上海何建明文学研究院成立后,除了围绕报告文学作品创作、如何转化为影视作品等方面展开学术研究和成果开发,还将为上海、长三角培养优秀青年作家服务。文学研究院成立之日也是何建明的63岁生日,特意穿上正装的他表示,自己还有三个愿望希望在上海实践、实现,“继续用自己的生命和精力书写上海;带出一批可以走入报告文学第一阵营的上海青年作家;和同道们共同努力在上海把革命文学、红色文学的旗帜高高举起。”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等为研究院成立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