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营商环境带来“时间财富” 打开机遇之门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875


  历经疫情冲击,经济逐步恢复。如今对于全球企业,“时间”越来越宝贵,新市场开拓时间越短,“沉没成本”越低;贸易流通时间压缩,补回损失更多……

  开办企业、获得电力、施工许可……两年多来,上海一系列企业办事流程环节平均压缩了41%,办事时间平均压缩59%。日积月累的营商环境改革,在经济复苏关键期,为各类市场主体带来“时间财富”,打开机遇之门。

  1至8月,上海外商直接投资实到金额同比增长5.9%,从2月份受疫情冲击之后,实到外资已连续6个月保持正增长;2个月前,世界银行在最新一期的营商环境“中国报告”中评价:营商环境的改善,让上海在全球城市的竞争中变得更有优势;最近,上海美国商会会长季恺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海的服务让我们会员企业都觉得在这里做生意很安心,也更有创造力。”

  更加开放,更加包容

  如今,海外企业来到上海,尚未见到政府人员,就已能感受到上海服务的便利度。

  拉菲·科尔带着他的网红炸鸡品牌博派斯落户上海,探路中国市场。他原以为疫情期间办事困难重重,但通过“一网通办”,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疫情期间给予博派斯前置审批开业指导,首店5月份就顺利开业。

  “做生意当然要先在上海,我们相信这里的服务。”外资数据公司邓白氏中国区总裁、华夏邓白氏副董事长吴广宇认为,营商环境改革不仅提升了上海的美誉度,还让这里变得更开放、更包容。

  连续三年,上海推出营商环境对标改革专项行动计划,共实施286项针对性改革措施,出台70多部专项改革政策和配套文件,开发上线了20多个新的办事系统。世界银行认为,过去三年,上海的营商环境改革已在中国取得领先,部分改革措施值得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既见规范,又有速度

  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中,截至2019年底,上海市企业期末户数约为220万户,其中,新设企业36.7万户,同比增长约8%。全市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全部市场主体数量达到250万家以上,相当于每10个人左右就有一个人在当“老板”。

  因疫情受挫的市场热情迅速恢复。经历一季度下滑后,今年二季度上海日均新设企业数连续3个月两位数增长,市场信心一举扭转,上半年实现0.5%的正增长。日均新设企业1427户。“疫情下见真功夫。”有慕名来上海创业的“小老板”告诉记者,“在上海做生意,既见规范,又有速度。”

  疫情期间,在杨浦区经营美发公司的刘老板体验了一次“秒办”的特色服务。疫情前,他准备了一整套企业相关材料,只等疫情过后跑一趟杨浦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企业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但是疫情迟迟没有结束,让他有些焦急。

  “我上网查询办事指南的时候发现,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在杨浦已经实现‘秒办’。”于是,刘老板当即在网上做了申请,不到1分钟就收到事项办结、可以取证的通知。原先准备的一套材料也都通过电子证照的形式调取,再加上选择了证书邮递,整个流程中,与办事人员“不见面”就能顺利办完。

  制度保障,企业放心

  企业的“放心”,除了源于改革的深化,还来自制度的保障。“‘上海服务’品牌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上海在营商环境方面最瞩目的成果,是根据世界银行的指标体系,形成了一套制度框架,为企业在上海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营商处处长卢爱国表示。

  今年4月份,上海发布并实施《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让营商环境的制度框架通过法规形式固定下来。根据《条例》,上海营商环境改革将围绕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切实需要,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为评价标准,并且通过制定统一的市场准入和监督条例优化整个长三角地区的营商环境,从而持续提升行政效率。卢爱国透露,当前市人大正在对《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得不好的地方,人大代表会提出意见建议。”

  吴广宇也表示,对企业来说,完善的制度保障可以让企业拥有更多创新发展的空间,城市的吸引力也会进一步增强,品牌才会打得更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