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研讨会由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管委会和本报联合举办,数十名省市文史专家学者共话城市文脉。福建文史馆馆长卢美松,省社科院历史所所长徐晓望,福建师大图书馆馆长方宝川,原昙石山博物馆馆长欧潭生,本报三坊七巷专版名家专栏《意丹史谭》的作者、原福州市文物局局长曾意丹,专栏《泉斋谈轶》作者、福州市博物馆名誉馆长黄启权,福州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陈硕,原林则徐纪念馆馆长官桂铨等,对三坊七巷的人文积淀、华屋胜景等作了专题发言。专家们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
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管委会主任卫国表示,希望借此次研讨会深入挖掘三坊七巷文化内涵,不断在《福州晚报》专版中推出更有深度和力度的文章,传承弘扬三坊七巷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基础。
福州晚报总编辑叶向荣在研讨会上表示,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晚报》与读者共叙榕城乡情,共循故园文脉的现实载体。集中的三坊七巷文史报道,将为三坊七巷凝聚榕城这座千年古城的骄傲和精神提供新的诠释。他表示,三坊七巷将在省会城市荣耀的历史和光明的未来之间搭起一座驿站——人人可以在这座驿站憩息并汲取前进的滋养;而城市则因文化的辉光更添妩媚姿彩。
三坊七巷始于西晋,形成于唐五代。这个街区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林根 左莉炜 陈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