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园博园荣获“2007年度省重点建设项目优胜奖”

来自:厦门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17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艳阳下的杏林湾格外可人,轻澜起伏的水面盈盈脉脉,包裹着九个大小不一的岛屿,宛如翡翠玉盏托着九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与都市广厦隔水而踞的园博园充满宁静、和谐的美。然而对于了解杏林湾的人来说,这种美却是震撼的、澎湃的。日前,厦门园博园荣获“2007年度省重点建设项目优胜奖”,这个奖项的背后是园博园创下的一系列“厦门第一”与“厦门模式”。

  扁平化作业创奇迹
  在园博园西门外,与游客服务中心一路之隔,有两栋两层楼的简易拼装房,这就是园博会筹建工作现场指挥部。2005年6月以来,在这两栋不起眼的房子里,“厦门模式”又一次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超常规不违规”的发展要求又一次打破了原有的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多个部门的力量拧成了一股劲儿,形成合力,以雷霆万钧之势迎难而上。
  如今园博会筹建工作现场指挥部即将完成历史使命,光荣退出历史舞台。 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林充贺感慨万千,回首两年多来的打拼历程,他说,在时间紧、任务重、土地权属争议复杂的情形下,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园博园项目的征地拆迁、规划、建设任务,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委、区政府和市、区相关部门的强力支持和配合,得益于业主的顾全大局,也得益于参与其事的所有同志的精诚协作、合力攻关。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环,事情都不可能推进得这么顺利。
  园博园工程,除了没有铁路和隧道,囊括了园林、景观、绿化、古建筑、现代建筑、市政配套、道路、桥梁、码头、航道、吹填造地、护岸、软基处理等各项土木建筑工程,可以说,是一场土木建筑的综合展示会。如此规模浩大、项目繁杂的工程,相当于一座小城市规模的建设。而作为省市重点工程和国际性盛会的配套项目,厦门园博园又必须是精品力作,必然要求精心绘就、精雕细琢。与此同时,园博园的建园时间却异常紧张。工期短、任务重,在这种形势下,“厦门模式”又一次显示出了它所带来的强大不凡的势能。
  指挥部内部的各相关部门,由原来的垂直的职能部门组织架构转变为横向的组织架构,围绕建设流程而不是部门职能来建立机构,打破传统的部门边界,实现组织机构“扁平化”;改变金字塔形的等级机构,取消中间层级,实现纵向层级的“扁平化”。

  前期规划透彻到位
  园博园的选址就曾经历了一波三折,但经过详细研究,最终定格在杏林湾。
  从当时的卫星照片上看,杏林湾内布满了网格。这些网格全是大大小小的鱼池、虾池。上个世纪50年代,修建鹰厦铁路的时候,厦门人在杏林和集美之间建起集杏海堤,把杏林湾和大海隔开了,其后,周边居民围湾造地,养鱼养虾。几十年下来,杏林湾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水质恶化,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另一方面,杏林湾的库容不断减小,蓄洪防洪能力降低。这些本身就是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能不能在杏林湾内建设一个与“水”紧密结合的园博园,同时又改造湾内的环境,解决存在的问题呢?这个想法得到了各方面的一致叫好,一个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科学发展的园博园在各方努力下最终成就。
  建设者们在总结当时的决策时说,现在回过头来看,选择在杏林湾建园,与城市发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正是因为建在杏林湾,使得厦门园博园既是面积最大的园博园,又是占用土地最少的园博园。厦门园博园没有占用耕地,也没有占用城市发展用地,而是把一个大的烂泥滩,通过吹填造地,形成了一个众星拱月式的水上园博园。

  倒排工期 实现“厦门速度”
  园博园建设采用倒排工期的办法,细化、分解任务,设置完成时限。各单位立军令状,逐项落实。倒排工期式的期限管理,对运行既有的轨迹提出突破性的要求。这种管理方法不在技巧,更多在于人的应有的精神态度。只有抛弃惯性思维超常有为,才能获得超常发挥的效应。
  园博园建设的两年里,工程项目部全体人员朝着一个方向齐心协力,兢兢业业,放弃了节假日、双休日的休息时间。市市政园林局更是主动作为,抽调了局机关及基层近一半的人员开赴园博园,全力保障园博园的建设和园博会的筹办。这种众志成城的气势和干劲,一次又一次缔造了新的“厦门速度”。
  最初的规划方案中并没有如今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物杏林阁,它是后期才决定建设的,工期之紧可想而知。2007年2月1日杏林阁开始施工。为了抢在雨季前完成主体工程,为室内装修赢得时间,春节期间杏林阁也没有停工,全体施工人员全力以赴拼进度。
  杏林阁就像吸饱了春雨的竹笋一样,节节拔高,以平均每周一层的惊人速度,仅仅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提前12天封顶。

  服务外包 创新思维
  园博园片区占地面积6.7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03平方公里。在这么大的范围内精雕细琢一个园林,其工作量可想而知。指挥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维,采取服务外包的举措,更好的实现了建设任务;同时由于有了服务外包,指挥部能够集中精力专注核心业务,更好地履行管理和监督的责任。宣传推介工作关系到园博会能否举办成功,更对园博园未来可持续发展、厦门城市形象的品牌推广具有深远的影响。
  2006年下半年开始至园博会开幕,指挥部专门邀请王志纲工作室对“厦门园博园营销推广策划方案”进行专业策划形成了各阶段宣传推广的主体思路。指挥部还委托厦门华亿传媒公司开展具体实施工作方案的编制策划。在华亿传媒的策划下,多种强势媒介平台,电视、报纸、杂志、户外广告、网络媒体以及新兴媒体均展开对第六届园博会的宣传,在全国乃至海外形成全覆盖的宣传网络,使园博园和厦门名声远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