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屏南县旅游局局长陈少锋谈旅游产业化之路

来自:闽东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56

近年来,屏南生态旅游业发展颇受外界关注,成效显著。无论景区规划、设施建设还是行业人才培养、旅游品牌塑造都越来越显示出其后发优势。然而,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后起之秀,屏南白水洋·鸳鸯溪景区及全县生态旅游开发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外界所寄予的期待值很高。屏南旅游业亮点何在?如何走出自身可持续发展之路?日前,屏南县旅游局局长陈少锋接受了记者采访,回答了与之相关的问题。

陈少锋局长介绍,近年来,在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屏南县举全县之力开发生态旅游,县里确立了“发展山区特色经济,构建生态旅游强县”的长远目标,并把旅游兴县列为发展战略之一,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屏南旅游迈出了产业化发展的坚实步伐。

项目建设,规划先行。县里先后编制完成了全县旅游发展总规、白水洋·鸳鸯溪景区详规、服务网点专项规划、城关至白水洋景区入口旅游功能及景观规划等,鸳鸯湖景区、太堡楼景区详规等多个规划正在编制之中。

几年来,屏南对旅游开发的直接投入达1.7亿元之多,白水洋、宜洋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景区公路、步游道、白水洋游客服务中心和地质博物馆等大项目业已建成,宜洋管理站、观光电梯等项目也进入尾声,景区建设以遵循自然为前提,锦上添花之作、画龙点睛之笔随处可见。

屏南还十分注重旅游品牌的打造。按国家旅游局要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旅游品牌的要求,县里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景区的同时,也注重高档次地包装、推介白水洋等旅游资源。福建省十大旅游品牌、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鸳鸯之乡、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十大完美旅游线路等10多个生态旅游品牌;万安桥、四平戏等6个国家文保单位,以及一批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品牌都是在近3年内创建的。

陈少锋局长认为,白水洋不仅是屏南的白水洋,更是中国的白水洋,世界的白水洋。为此,屏南注重做好内外部资源的优化整合、旅游线路的开辟延展、周边区域的协调合作等工作。县里利用闽东北亲水游品牌,主动与周边旅游区域加强互动互访,资源共享;主动对接长三角客源市场,形成大的旅游圈;发挥甘国宝等对台名人文化资源优势与台湾加强文化、旅游交流合作。种种努力使屏南旅游声名鹊起,去年接待游客量达30.1万人次,相当于2003年的10倍,去年实现旅游综合近亿元。今年接待游客量可望达到50万人次。

  陈少锋局长同时指出,当前,制约屏南旅游业提升的首要问题是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发展尚不平衡。尤其在特色“购”与“娱”上仍显欠缺。随着交通条件已获重大突破,旅游项目逐步完成,屏南旅游市场人气将被日渐带旺。目前,县里正着眼长远,采取措施努力弥补旅游业的“短腿”层面。旅游职能部门也力图通过景区游览与民俗活动、地方文化的整合互动,来丰富淡季旅游产品,让游客满怀期待而来,满心欢喜离去。让白水洋·鸳鸯溪景区秀外又慧中,真正成为国家重点景区中的后起之秀,推动屏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