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厦门:挖掘资源优势 打造海峡西岸一流博物馆

来自:厦门广播电视集团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92
      厦门市现有各类博物馆近20家,像华侨博物院、桥梁博物馆、人类博物馆、钢琴博物馆等,在全国都是唯一的同类博物馆。但是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市民已经有多年没有进过博物馆了,而来厦门的游客中,前往博物馆参观的还不到10%。怎样整合博物馆资源,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作用?一些有识之士建议,应该挖掘我市的博物馆资源优势,打造海峡西岸一流博物馆。

      去年2月,厦门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新馆总的建筑面积是2530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是8000多平方米,比旧馆的面积扩大了将近六倍。硬件设施配套齐全,这为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是,博物馆新馆建成后,馆藏相对不足,博物馆的空间利用率无法及时提高,设施维护费用也在大幅上升。

      厦门市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张仲淳:博物馆作为这么大的场所,一个是政府投入,比如说刚刚讲了那么多陈列,因为面积一下子扩大那么多;比如说展品,因为博物馆是以实物展品来说明历史,所以展品是我们最根本的东西,但是这个东西又不是短期内你说有就有的,马上生成出来,这有个过程,要征集,征集以后要研究,再展示,怎么发挥它的作用。因为实物说明历史是最有说服力的,所以这方面我们也是在认真考虑,怎么样发挥(作用)。

      如何提高场馆的空间利用率?厦门有丰富的民间收藏,却苦于没有合适的展示地点,相关人士建议,可以在新馆开辟适当的空间,向社会征集私人收藏进行展示,以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同时节约政府每年对展馆的大量投入。

      市政协委员,夏伟:我们可以做到,能不能和私人的民间收藏做一个结合,我们博物馆扩建以后,它有地点,而我们很多私人收藏是没有地点放的,是否说我们可以把私人收藏和我们国家博物馆相结合,一种形式来做,这样第一可以提高博物馆场地利用率,第二也让私人的收藏品有一个回馈社会的物质效应和文化效应。

      从当前新馆的厦门历史、民俗、石雕、乐器四大展示主题看,民间都有不少相关物类,如木偶、农民画、民间剪纸、陶瓷、竹器、玉器,甚至老报纸、纸火花等。2005年7月中旬起,市博物馆尝试向民间征集藏品,向社会公开征集文物、标本、史料,宣布将把征集来的物品陈列在新馆内,这一消息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单位前来捐赠。

      厦门市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张仲淳:再一个是民间力量。因为博物馆靠政府完全投入也很难,我们有这么大的场所,但我们的文物不够,老百姓手上有很多好东西,他又没有地方展示,所以以后就是怎么样,民间跟政府,跟我们怎么结合,我们学学国外的做法,尽量把它做得更好一点。

      除了固定展览外,我市的几大博物馆都设立了临时展厅,不定期的举办临时展览,带动了博物馆的人气。2005年6、7月,为期40天的秦始皇兵马俑巡回展在华侨博物院举行,受到了厦门市民的热烈欢迎,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天达到4000多人次,40天一共接待了8万多市民。在兵马俑巡回展已经走过的19个城市中,厦门的接待人数排在前五位。

      市博物馆新馆在去年全面开馆时举办了厦门难得一见的“藏传佛教金铜佛像艺术展”,从北京白塔寺请来百尊藏传佛教造像,许多佛像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以前,让厦门市民真切体会到佛教文化的高深悠远。高品质的临时展览已经成为博物馆提升魅力的一大法宝。

      华侨博物院院长,市政协委员,丁炯淳:应该说博物馆现在有一定的能力来做临时展览,现在我们有一些硬件,我们有临时展厅,我们有800平方米的临时展厅,有3400平方米的固定陈列,现在厦门博物馆新馆建设当然条件更好,它的展厅有8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原来郑成功纪念馆有2200平方米,所以这些面积加起来有15000平方米左右,那么这些面积,其中有一部分是临时展厅的面积,可以多做一些临时展览,吸引一些观众。

      举办临时展览,除了需要有场地设施的条件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资金投入。目前我市博物馆的经费主要是维持正常运行,而临时展览往往是一种突然的机遇,因此需要设立一种经费申请机制,为博物馆举办临时展览创造条件。

      华侨博物院院长,市政协委员,丁炯淳:因为正常的经费渠道,年度预算的时候,很难把整年的临时展览,把它预算出来,再一个有些好的展览是临时性的,是一种机会,突然有,你就能够引进,但是你引进需要资金,需要投入一定的力量,所以这种需要,能够向政府申请一定的经费,那么这种申请的方式可以采用临时申请,比如我临时有一个很好的项目,机会来了,那么通过临时申请,能够争取把这个展览引进来,提供给更多的人来参观。

      博物馆是政府投资设立的非赢利性公益机构,除了收藏、研究、展示功能外,随着社会发展,公民教育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将日益加重。在博物馆开辟文物艺术品鉴赏沙龙,可以传播相关知识,引导收藏市场,丰富老百姓业余生活,在这方面博物馆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厦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郑东:所以现在虽然文物艺术品投资回报率比较高,但是风险是很大的,所以这方面的知识,很多老百姓需要去提高,需要去掌握,博物馆是一个文化的殿堂,是文物知识,文化知识传播的一个渠道阵地,新建博物馆有很大的空间,还有先进的设备,它的文物藏品也有几万件,还有大量的实物标本,博物馆的中高级人才有20多位,所以它有这个资源优势,所以我认为应该在新建博物馆开辟文物艺术品的鉴赏沙龙。

      现今社会上兴起收藏热,各种鉴定机构应运而生,水平良莠不齐,而且鱼龙混杂,有的操作不规范,有的信誉很差,还有的为了私利做出一些假鉴定、伪报告,误导收藏,对百姓大众的投资收藏是一个很大的伤害。在博物馆开辟文物艺术品鉴赏沙龙,不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公信力,而且具有稳定性、可靠性,将长期为当地收藏者服务。

     厦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郑东:所以博物馆应该通过举办艺术品鉴赏沙龙,多搞这种活动,把它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服务性的活动,利用博物馆的专业性,权威性,还有它的公信力,把这种正确知识传播给百姓,起到主导作用主流作用,这样对整个市场会打击(欺诈行为),一定程度会打击文物交易的欺诈行为,降低投资的风险,同时还可以丰富百姓的业余生活。

      文物艺术品鉴赏沙龙可以定期开展收藏知识、市场分析,相关法规的讲座,举办短期培训,还可以根据临时展览开展专题讲座,对个人收藏进行观摩切磋,这种参与性、互动性的沙龙形式,将拉近博物馆和百姓之间的距离。

      市政协委员,夏伟:博物馆除了是一个展示的地方,也可以把一些文化的娱乐设施放进去,这样能丰富一下市民的文化生活,比方说可以开办一个文物沙龙讲座,请有关的专家就博物馆的馆藏做一些讲座,同时在报刊媒体上做一些宣传,有兴趣的人可以去听,我们的博物馆不光是对于孩子做一个历史的教育,还有一个文化的传承问题,所以我们还可以走出去,到社区宣讲。

      厦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郑东:这种互动性还有参与性的沙龙活动,能跟百姓大众的现实生活,跟他的投资实用结合在一起,同时它又拉近博物馆跟百姓之间的一种距离,不会说冷冰冰,博物馆是博物馆,观众是观众,拉近了距离,同时博物馆让老百姓零距离,因为鉴定,沙龙有实物,零距离的接触藏品,接触博物馆,把这种艺术品的鉴赏沙龙办成一种文物知识交流沟通的平台,这种活动容易把博物馆的人气提升起来,实际上我们也达到了博物馆更大的社会效益。

      经费不足是目前许多基层博物馆、纪念馆面临的现实困境。我市现有各类博物馆近20家,有不少是全国唯一的特色博物馆。但是来厦门的游客中,前往博物馆参观的还不到10%。对博物馆而言,与旅游业结合无疑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整合现有的博物馆资源,打造博物馆一日游,或许能成为厦门又一张文化名片。

      华侨博物院院长,市政协委员,丁炯淳:我们这方面除了我们自己免费开放,当然能够吸引一定的观众,但是如果能够跟旅游更好的结合,能够说把旅游,把博物馆作为一个产品来推介,比如说博物馆行业可以连起来,通过几个博物馆联手,跟旅游业结合,搞博物馆一日游,厦门文化一日游,我想能够把它形成一种合力,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好的精神文化的产品,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旅游项目。

      此外,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也应该得到更好的发挥。华侨博物院是全国唯一一家以展示华侨华人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我们采访时遇到一位带领学生前来参观的中学美术教师,他希望学生能多走进博物馆,了解书本以外的历史。

      记者:您觉得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些什么呢?

      华侨中学美术教师,洪进良:他们过去在书本上看到的都是理论上的东西,缺乏真知,今天来就是让他们实地来接受美育教育和熏陶。

      记者:你觉得博物馆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所?

      华侨中学美术教师,洪进良:博物馆是一个优良的社会资源,社会普遍还不重视,现在好好开发。

      记者:您觉得还应该进一步利用是吗?

      华侨中学美术教师,洪进良:作为老师我们有这种职责,学生也有这种需要。
   
      厦门市的许多博物馆都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关人士建议,应该促使博物馆与教育机构形成更紧密的关系,将参观博物馆纳入常规的学习计划,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博物馆。

      华侨博物院院长,市政协委员,丁炯淳:既然我们这些博物馆,很多都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对象主要还是未成年人,主要还是中小学生,所以我们要发挥作用,他们如果天天只能在课堂上课,根本都没有时间来博物馆参观的话,这个作用就小很多了,但是我们当然也接待了很多学校的学生,这个如果能够纳入一种常规计划,课外教育一定要到博物馆去,就能够发挥各个学校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会很好的配合,能够对他们采取一些比较特殊的措施,能够给他们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

      有人说,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也是一个城市的记忆。博物馆不应该是高深莫测或是孤芳自赏的,而是应该成为传承文化遗产、弘扬先进文化的大众文化活动场所。(张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