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收藏厦门蔡氏漆线雕

来自:厦门市旅游局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13

      从厦门市有关部门获悉,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正式收藏了厦门蔡氏漆线雕第十二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蔡水况先生的代表作《哪吒试法》。据悉,这是国家博物馆首次收藏漆线雕作品,堪称厦门漆线雕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的又一件大喜事。

据介绍,国家博物馆此次正式收藏的《哪吒试法》是蔡水况完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代表作,作品取材于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榜》,由两部分组成,生动地表现了骑狮的哪吒与骑鹿的道姑切磋武艺的故事情节。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至1997年是蔡水况最主要的创作时期,在这十几年里,蔡水况的创作达到了巅峰,共完成了14件漆线雕传世之作。《哪吒试法》是蔡老从1992年开始创作的,哪吒和道姑两部分各宽30厘米、高36厘米,历时一年半方得完成,倾注了蔡老大量的心血。

自漆线雕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来,蔡老在巅峰时期创作的《闹天宫》、《还我河山》、《波月洞悟空降妖》等十几件传世之作频频“亮相”于各大展览,而《哪吒试法》作为14件传世作品之一,却始终藏于“深闺”,究其原因,就是这件作品最为蔡老所心爱。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郑坚白介绍说,《哪吒试法》不仅是蔡水况的巅峰之作,从艺术水准来说,也堪称漆线雕300多年传承历史中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她介绍说,这件作品也是蔡水况先生对传统漆线雕技艺进行大胆创新的代表作品,传统漆线雕均以木雕及泥塑为胚体,蔡水况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首创以脱胎漆器为胚体,不仅使漆线雕作品造型更为细腻生动,也大大延长了漆线雕的保存寿命。

郑坚白说,漆线雕技艺拥有造型、打磨、彩绘和漆线等四道基本工序,现在能够熟练掌握这四套工序的“全才”,只剩下蔡老一人,这件作品的珍贵之处也正体现于此。这件“曝光率”极低的作品被“国博”收藏的原由还得从去年10月说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览在北京举行,蔡水况的《闹天宫》也在展览中“亮相”,当时“国博”征集藏品的负责人就相中了《闹天宫》,可蔡老不在北京,收藏计划没能实现。此后,“国博”负责人与蔡老取得了联系,希望能收藏他最好的作品。3月19日,蔡老携自己最心爱的《哪吒试法》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年度题名奖启动仪式,这件作品在现场一亮相便成了“明星”,“国博”馆长吕章申在现场当即拍板: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第一件漆线雕作品就是《哪吒试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