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建:规划百个乡村旅游精品

来自:中国旅游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55

  近年来,福建紧紧抓住发展“海峡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并在“十二五”期间精选150个乡村旅游点进行重点扶持,实施“一县一特色、一点一精品”工程,着力打造100个乡村旅游精品,为福建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目标:实施“一县一特色、一点一精品”工程

  记者前不久从福建省乡村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期间,福建全省将精心筛选150个乡村旅游扶持点进行重点扶持,实施“一县一特色、一点一精品”工程,实现“打造100个乡村旅游精品”的发展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为确保实现打造百个乡村旅游精品,福建将着手编制“十二五”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优化发展布局;修改完善《关于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年初省直五个厅局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与此同时,实施“示范提升”行动,有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森林人家、水乡渔村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培育休闲度假型、农事体验型、民俗风情型、健身养生型等新型业态,打造乡村花园、乡村酒店、乡村民宿、农业科普等特色精品项目,壮大产业发展规模,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度假需求。

  此外,实施“一县一特色、一点一精品”工程,开展乡村旅游示范县、旅游名镇名村、乡村旅游星级经营单位创建活动,鼓励各地开发风情小镇、世遗人家、土楼会所、丹霞人家、畲族人家等独具地域特色的产品,打造更多的乡村旅游精品,创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在游客中有较高美誉度的乡村旅游示范单位,并逐步在全省形成六大特色乡村旅游带,使福建成为具有浓郁“海峡旅游”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资源特点:类型齐全 品位较高

  据福建海峡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耀星介绍,福建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既有自然类乡村旅游资源,又有人文类乡村旅游资源。其中以田园风光、水域风光和峡谷段落等自然类乡村旅游资源分布为最为广泛,为开展农业观光、乡村度假和生态休闲等乡村旅游活动打下了良好资源的基础;人文类乡村旅游资源以古村落、古民居、古街道等乡土建筑为主,以地方习俗、宗教场所、名优特产、民俗节庆等为辅,是研究和体验福建悠久地方文化,开展乡村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的重要载体。

  据福建省乡村旅游资源调查结果统计,福建省以镇(乡)或村为经营单位的乡村旅游资源点共计319个,而且拥有较高品位,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郑耀星院长告诉记者,福建独特的山海地貌造就了福建乡村的多种表现形式,如海洋风情、山区风貌、田园风光等在不同地区的乡村都分别有所体现,为福建乡村旅游百花齐放的发展形式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此外,乡村旅游资源在全省九个地市各乡(镇)、村广泛分布,同时又呈现相对集中的特点。

  聚焦: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初步形成

  “近年来,福建通过科学规划,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到今年5月底,福建全省在建或扩建的较大规模乡村旅游项目220多个,乡村旅游扶持点100多个。”福建省旅游局郭恒明局长表示,福建已形成了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农业、农家乐、森林人家、水乡渔村、休闲度假以及科普教育、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体验等各种类型产品多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了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据了解,结合福建乡村旅游资源优势,福建省旅游局科学制定了《福建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将乡村游景点分为五级,引导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规范经营。同时,福建省旅游局、省财政厅连续两年对全省100多个乡村旅游项目开展扶持,总金额达1700多万元,今年将继续对50多个项目进行扶持。福建各地也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厦门市、区两级财政投入3000多万引导资金,共扶持7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每个示范点市、区分别给予200万元的资金扶持。三明市先后制订下发关于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4个文件,引导全市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据福建省旅游局政策法规处肖长培处长介绍,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福建精心打造了上杭五龙农家乐,成为全省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有机融合的典型,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福州市着力培育田园风光型、景区依托型、休闲度假型、民俗风情型等四大类型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呈现量多面广的发展态势;漳州分别打造了以长泰县山重村为代表的“田野风光+农耕文化”体验式乡村游模式、以南靖云水谣景区为代表的“田园风光+古镇风情”休闲式乡村游模式、以龙海龙佳生态温泉山庄为代表的“农家乐+温泉养生”度假式乡村游模式。

  截至目前,福建共有省级以上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1个,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单位165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镇(村)2个,水乡渔村42个,森林人家330个。涌现出了上杭五龙农家乐、翔安小嶝休闲渔村、南安天柱山香草世界、三元区月亮湾、南靖云水谣、寿宁西浦村、将乐梅花村等发展乡村旅游的典型。(金枝 汪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