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会外连线】55岁的胡文国来自浙江余姚,作为一名老党员,他这些天一直关注着市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的各种消息。
今年是胡文国来到上海的第8年,原先党组织关系在家乡,虽然他所在的浦东新区上钢新村社区居民区党支部一直邀请他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可仍然有漂泊的感觉。今年1月,胡文国所在的民营企业大宇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了党支部,他的组织关系也转了过来,定期和党员工友们一起到社区“阳光驿站”参加各种活动。胡文国的心愿很简单:在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中,有不少像我这样的党员,期盼党代表们能多议议,让今后更多的外来务工党员在上海找到温暖的“家”。
【代表关注】雅致的套裙,得体的淡妆,流利的普通话……5月23日,外来务工人员党代表、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华日服装有限公司三车间主任朱雪芹在市第九次党代表大会预备会上“亮相”。
朱雪芹的老家在江苏睢宁,12年前来上海打工。朱雪芹感叹,上海为她搭建了成长的大舞台。2005年,她在公司入了党,如今党支部里已经有15名党员,其中像她这样的外来务工者党员就有7名,“全市有这么多党员,真没想到我能作为党代表参加市第九次党代表大会,我要衷心感谢党员们对我们外来务工人员的重视,感谢对我的信任。”
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党代表,朱雪芹特别关注外来务工人员:上海的发展,需要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建设者贡献力量,这就要更好地凝聚外来务工党员,通过他们凝聚其他外来务工人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上海。作为党代表,她觉得应该成为党组织和外来务工者党员、来沪务工人员之间的一座桥梁。市第九次党代表大会上,她将和其他党代表共同讨论这个话题,并在会议结束后,把各项精神及时传递给外来务工人员。
从事社区工作的王鹏代表也关注着这个话题。他认为,面对以开放的组织、多元的需求、流动的人口为特征的新形势、新挑战,应该努力探索具有特大型城市特点的基层党建新路,努力把党的工作覆盖到各个领域。“支部建在楼上”让不少流动党员找到了“家”;遍布全市的党员服务中心不仅成为流动党员的接纳地,也在“两新”组织构建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孵化器”……这些好的做法都应该继续坚持和深化。他觉得,在未来发展中,还应不断探索和完善社区党组织新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单位党建、区域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补、互动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他会就这个话题,提出自己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