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曲新了、戏棒了、脸靓了 创新助推申城文化“软实力”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195

  刚刚落幕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从耄耋之年的朱践耳、中年名家奚其明到17岁的上音附中学生,都拿出了近年神思凝结的新作,使音乐节首演舞台凝聚了数十部新作,热闹非凡。几乎与此同时,上海歌舞团、上海东方青春舞蹈团正在全力赶排瞄准世博会大型演艺市场的大型表演中华鼓舞《龙之声》,而另一部原创舞剧《野斑马》也在见缝插针地重新打磨,即将驰骋日本舞台……
  曲新了,戏棒了,脸靓了,路宽了。申城舞台今年春天盛吹的“原创风”,为文艺舞台带来了强劲的活力和丰富的色彩。记者在创演第一线感受到,创制作品对接国际水准,增强原创剧目“走出去”能力,提前筹备世博演艺产品,正在成为申城文艺创新的新趋势,从而强有力地助推申城文化的“软实力”更上台阶。
  
开拓视野,制作对接国际水准
  走马沪上演艺产品的主要“孵化地”,你会发现,如今一部新作从策划、立项、创制到走上舞台、迈向市场,几乎每一道关口都呈现出开放的态势,问国际市场“晴雨”,以国际演艺文化发展的标杆来作参照系,这种观念上的变化,带来上海文艺原创“面孔”不断翻新,社会和市场效应持续扩展。
  中华鼓舞《龙之声》是上海歌舞团、上海东方青春舞蹈团两团合并以后在2007年新年伊始精心打造的第一部大型作品。尽管作品表现的是绵延千年的中华"鼓文化",但是早在三年前,策划者们就把世界各国舞台走红的几乎所有打击乐舞台作品都琢磨了一遍,最终确立以凸显视觉感的舞蹈,与中华十二个鼓种融在一起表演的思路,并用对接国际一流舞台制作水平的舞美设计和串场连接,让这部充满地道中国元素的作品,直指未来海内外的广阔市场。
  一部美轮美奂的经典歌剧《卡门》,近日让前往上海大剧院观看的不少日本观众禁不住感叹:上海能够制作出一部如此具有世界水准的实景歌剧!这是由百年老团上交首次牵头组织,吸纳国际一流歌剧创演阵容所呈现的一个精彩作品。乐池里,世界指挥大师普拉松银棒挥洒自如;舞台上,来自法国的舞美气势不凡;来自芬兰的美丽女高音和驰骋世界歌坛的华人歌唱家张建一、廖昌永等争奇斗艳。普拉松说,这样的演出,放在世界任何一座著名剧院里,都是站得住脚的。
  不光贴近现代的舞台样式创新出奇,土生土长的民乐也在放开眼界、开阔胸襟之间,萌动着新的灵感。上海民族乐团的新演出季里,你会惊叹于其音乐会产品对位的终端客户群如此国际化。抒情民乐《飞花点翠》合年轻观众口味,梅林茂电影音乐作品音乐会《2046》吸引很多外国观众前来订票,两场融合世界民族音乐的主题音乐会---《乐和亚细亚》和《打动天下》,将邀约来自世界各地最有代表性的打击乐、民乐演奏家……民乐团团长王甫建说:"民乐曾经养在深闺人不识,只有突破地域局限,培养国际视野,才会把中华的民族文化品牌擦得更亮,也才会赢得更多海内外观众的喜爱。"
  
加强运作,原创潇洒走出去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上海文艺界海纳百川,大大加强了与海内外艺术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增强运作原创精品力作的能力,养护一双强健有力的翅膀,正在使申城舞台演艺精品大步流星地"走出去"。
  正在纪念中国话剧百年的申城演艺界传来好消息:申城话剧人今年走向海外市场的演出将达200多场,正在从海外戏剧的进口大码头,向增幅惊人的原创输出地转变。今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上海话剧中心与日本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的话剧院团---东京民艺剧团共同创作的中日双语话剧《双城冬季》现正在日本东京演出,随后还将赴大阪参加亚洲当代戏剧季。前几天,在全球演出了4000多场的百老汇经典原著版音乐剧《ILoveYou》,首次以普通话版返销美国外百老汇的舞台,开始23场展演的不寻常旅程。在沪上原创的肢体剧《人模狗样》,也在土耳其、德国巡演。不久之后,刚刚荣获本届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和配角奖的优秀话剧《秀才与刽子手》,也将收拾行囊,赴西班牙演出。
  在"走出去"之间,上海文艺界还着力通过与海外同行的合作,探索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的创演新模式。本月正在安福路戏剧沙龙首演的肢体剧《鲁镇往事》,是上海和加拿大史密斯・吉尔莫剧团的首次合作。该剧将鲁迅的几部作品结合在一起搬上舞台,书上的白话文变成中英双语的对白,不是舞剧却主要通过形体来说故事,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祥林嫂,出人意料的孔乙己。该剧今年秋天将赴加拿大巡回演出。上海创意、中澳合作的舞剧《花木兰》,将首次搭建一个中国舞蹈演员、西方现代舞演员、澳洲打击乐演奏家同台献演的班底,展开40至50场的全球巡演。
  仅据占据上海文艺院团"半壁江山"的文广演艺中心统计,今年就有20多个"走出去"项目签约或达成意向,将赴境外演出800场,其中商业演出猛增2倍多,达到创纪录的633场。潇洒"远征"上海原创作品,将充当着城市文化的信史,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上海形象,带给世人。
  
瞄准世博,铸造常演制精品
  在提供世界各国文艺佳作亮相平台的同时,文化舞台期待着能够长期献演、经得住世界各国观众口味考量的高端舞台演艺产品和旅游演出产品。目前在上海已有口碑的几部原创剧目,正在瞄准世博机遇,通过本地舞台的"常演制"尝试及赴海外大规模巡演,在市场"试水""摸底",打造可向世博"天天演"供货的舞台精品。
  在上海马戏城已连续演出500多场的多媒体梦幻剧《时空之旅》,作为中国演出市场公认的文化新品牌,迄今票房净收入接近6000万元。目前该剧开设有中、英、日语网页的专题网站,开通40多个电脑联网售票点和24小时售票热线,还与上海40余家旅行社、国内其他城市的32家旅行社及海外旅行社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并不断应时应景策划系列主题活动。这种面向国际旅游者的国内市场开发,已被视为在为未来应对世博演出"练兵"。该剧还在不断进行艺术的、多媒体及数字舞台技术方面的修改,使其创作水准直逼国际同类一流创新型制作。在完成常驻上海马戏城的A、B版演出队伍建设的同时,该剧海外巡演版也预计在今明两年赴美、日、俄等国巡演。
  东方明珠塔下,一部大型服饰舞蹈展演《中华五千》从"五一"起展开"天天演"旅程。这部作品源自海内外甚有口碑的《金舞银饰》,预备边演边修改,最终打造成一部为时一个小时的常演制旅游精品。上海美琪经纪公司与河南合作的功夫剧《少林魂》经几度修改,更加成熟,今年下半年开始即将启程在美国市场连演半年。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外市场的演出经验与口碑积累,将为其在世博会演出舞台上与他国作品一竞高低,提供实力支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