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发展种源规模经营科技辐射产销对接 四类致富带头人引领农业增收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06

  几年前,嘉定华亭镇农民刘善宝还在为增收无门发愁,如今,他却成了嘉定哈密瓜推广种植的首个农户,还帮着周边20户农民种瓜赚了28万元。记者从昨天召开的上海新型农民带头人座谈会上获悉,在现代农业理念的指导下,目前沪郊已出现四类农民致富带头人,他们分别通过发展种源、提高组织化程度、进行科技辐射、实行产销对接的途径,带动了一方农民致富。副市长胡延照出席了会议。
  在农业产业链中,种源是农民致富之源。一些农民带头人就是抓住这个“高端”,不仅自己实现了致富,还把一批农民带进了这一产业。来自南汇老港镇的农民严国祥告诉记者,自己几年前就看到了种猪市场的潜力,于是从国外引进优质纯种猪,建立一系列良种群,用现代技术提升育种水平。目前,严国祥的祥欣合作社一年可提供2万头优质种猪,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种猪企业,产品打入了全国20多个省市,让各地农民通过养优质猪实现致富。而崇明蟹王黄春,则带着长江口蟹苗走遍了全国各大湖泊。据了解,本市不少农民在奶牛、蔬菜、水产、花卉、水稻等种源农业上挖掘到了商机。
  把农民组织起来搞规模经营,也是一些农民带头人的秘诀。奉贤区解放村农民马炎龙,几年前通过种植扶郎花,在当地率先富了起来,引得周边农民羡慕不已。现在,他已组建了鲜切花合作社,把自己的技术传输给农民,又培训一批经纪人,帮助农民统一销售,带动了周边好几个村农民致富,使得奉贤扶郎花占领了本市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金山区的马金林,也通过蟠桃合作社带领全镇农民实现了种桃致富。
  科技辐射的带动力也十分显著。郎月林原是松江农技中心的科技人员,几年前,他来到基层第一线创办了水产合作社,尝试用农业科技带领农民致富。有了技术保驾护航,当地水产养殖户的胆子一下子大了起来。原来,当地养殖品种只有青、草、花、鲢等四大家鱼,现在已先后引进了鲑鱼、黄颡鱼、翘嘴红鱼白等新品种,效益越来越高,每亩利润由800元―1000元,提高到了每亩1900元。如今,合作社已建成浦南地区最先进的2800亩水产基地。
  更多致富带头人的功劳,则是通过产销一体化对接,打开了农产品的销售瓶颈。对不少农民来说,他们不愁生产不出好的产品,就怕卖不出好的价格。来自闵行的崔轶雄,创建了城市蔬菜产销合作社,帮助菜农解决卖菜难问题,还打响了“城市超市”的营销品牌,目前他们的高档蔬菜备受市民青睐。近年,南汇水蜜桃种植面积接近10万亩,如何及时卖出去?一些农村经纪人发挥了积极作用。去年,新场等一些镇的水蜜桃供不应求,优质桃的价格还比过去翻了好几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