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护理创意缓解骨科患者痛苦 10多种枕头助病人康复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53

  

  
  36岁的瞿卫国躺在病床上接受头部牵引,他翻一个身要牵动3个形状各异的枕头,这些枕头帮助他度过了一天又一天难熬的日子。在市六医院骨科,这样的枕头有10多种,都来自护士们的创意。在申城医院,护士们的创意,给病人们带来了许多温暖。
  
  护理创意让病人舒服
  
  护士的“创意”看上去并不复杂。六院的“米枕”起源于护士胡三莲家乡睡米枕的习惯,“土办法”彻底赶走了患者的褥疮隐患;九院多功能裤的发明者是阮洪,她借鉴休闲裤,在病员裤的侧面也装上了口袋,帮助躺着插导尿管的病人活动方便;仁济医院参考办公椅设计了可自由调节高低的坐浴器,让做完肛肠手术的病人能轻松清洁伤口……
  
  “让病人舒服点是我的出发点。”胡三莲说:“有些痛苦是疾病造成的,有些则是因为服务不到位造成的,我就试着做一些改变,能够让病人少疼一点。”
  
  护理创意价廉适用
  
  复制性强、价格低廉是护理创意成品的特点。上海儿中心供应室护士长陶红妹1999年发明的手术器械清洗装置,2003年申请专利。可她并不打算保护专利,反而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医院“侵权”。这一清洗装置主要针对剪刀、手术钳钳齿上的血迹,她说:“这套装置用得越多,医疗就越安全,手术钳的寿命也越长。”
  
  护理创意需要激励
  
  去年底,仁济医院在院内开展护理创意打擂活动,出现了50个“金点子”。护理部主任赵爱平希望可以建立长期的机制,保持护士们的创造热情。护理领域的科研项目目前存在“重技术,轻服务”的特点,“护士们的热情必须通过长期的奖励机制来维持。”
  
  传统的护理技术及设施已经不能满足临床医疗和护理的需要,护理服务的提高,亟待新一代技术和设施的出现。六院医院护理部主任许燕玲说:“护士们需要足够的空间和激励,去主动地改进为病人服务的方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