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崇明堡镇70岁的王老伯被市区一家大医院确诊为肺癌,但排了半个月队还住不进医院。家属将他转入了当地仁济崇明分院,结果当天看病,当天住院,当天接受化疗,现在老人胸积水得到了控制。王老伯说,仁济崇明分院医生的医术、态度很好,硬件设施也与市区大医院一模一样。
由于历史原因,上海30多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多集中在市中心,而郊区则缺乏优质医疗资源。如仁济崇明分院前身为崇明中心医院,是当时岛上最大的医院,但只有几栋低矮病房,500多张床位,简陋的医技设施,只能看看小毛病。崇明老百姓感叹“看病难”:凌晨3时就要起床摆渡过江,赶到市区大医院排队挂号,常常到了中午“还没方向”,下午看完病便急匆匆赶回家的末班船,晚了,还得在市区住一夜。就是好端端的人,都要累坏了。更不要说,碰上刮台风,等几天都出不了岛,生了病急得团团转。
将优质医疗资源导入并辐射到郊区农村势在必行。仁济医院院长范关荣介绍说,仁济700多名医生中副高职称以上的有320名,人力资源过剩;而郊区农民却对好医生望眼欲穿。2004年1月,仁济医院托管崇明中心医院,把仁济的品牌、技术和人才“搬”到了崇明岛。
为了让崇明农民看大病不过江,仁济医院挑选一部分专家长期驻扎崇明搞专科建设。由留德专家黄钢教授挂帅,建起了崇明第一个肿瘤中心,现在每月出院病人达100多位;仁济医院放射科主任许建荣建起了崇明第一个放射中心,学科带头人刘伟建起了崇明第一个糖尿病中心。瑞金、华山、六院等市中心大医院顶尖专家也被仁济崇明分院聘请为“首席专家”,时常到崇明会诊。医院每年还派20多名医护人员赴市区三甲医院或到国外进修,提高专业服务素质。
据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崇明分院院长蔡秉良介绍,崇明中心医院被仁济托管两年半以来,业务收入比托管前上升53%,医疗纠纷同比下降66%,医疗事故显著下降,使当地农民不进市区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2005年,市城调队对全市卫生系统进行综合调查,仁济崇明分院排名一跃而为第一。
将优质医疗资源导入郊区农村正在成为趋势。目前,瑞金、中山、新华、市一、市六、曙光等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已与10家郊区医疗机构尝试组建医院集团或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