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航海日"庆祝大会在沪召开 黄菊发来贺电 李盛霖韩正出席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70


  7月11日上午9点,一阵阵高亢洪亮的船舶汽笛声响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2006年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在建设中的洋山港二期码头现场隆重举行。此时,全国所有悬挂五星红旗的船舶统一鸣笛一分钟,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为“航海日”发来贺信。
  
  黄菊在信中说,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摇篮和重要基础。航海活动是世界各国相互沟通、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深入开展中国“航海日”系列活动,对于持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对于促进全社会更加关注海洋、关心航海、树立“蓝色国土”观念,对于推动我国航海及海洋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对于履行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义务,对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菊希望航海及海洋界的同志们以“爱我蓝色国土,发展航海事业”为主题,切实开展好各项活动,并以航海日为载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推动我国航运、海洋、造船业再攀新的高峰。
  
  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在庆祝大会上致辞。他说,上海是一个沿海港口城市,与航海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将立足国家战略,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力争到2010年基本确立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成为世界上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同时要抓住机遇,立足自主创新,加强海洋科学研究,大力推进海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推动我国从航海大国迈向航海强国,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航海日活动组委会主任、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在大会上揭开了中国“航海日”永久性标志,并与韩正共同为设在上海的“中国航海博物馆”揭牌。李盛霖说,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18000公里的海岸线,发展航海事业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我国外贸运输量的90%是通过海运完成的,海运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以“航海日”活动为载体,大力弘扬郑和精神,推动我国航海事业和海洋事业的更大发展。
  
  为传承郑和精神,大会还向在我国现代航海及海洋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10位船长颁发了“郑和航海贡献奖”。郑和家乡云南省晋宁县的青少年向大会敬献了“郑和家乡人民热爱航海、奔向海洋”的签名旗。
  
  会上,上海市副市长杨雄向明年“航海日”庆祝大会协办城市青岛市交接“中国航海日组委会会旗”。庆祝大会由航海日活动组委会常务副主任、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主持。
  
  交通部、国防科工委、农业部、国家海洋局、海军等24个“航海日”活动组委会成员单位的有关领导出席大会。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国际航标协会主席和国际船级社协会主席也发来贺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