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市民和游客在逛“奉贤蔬菜公园”,走时还可买点自己喜欢的蔬菜带回家。
差异化发展思路,促进了乡村游的繁荣,今年“五一”黄金周,沪郊乡村游热闹非凡。长假前,金山中华村农家乐的乡村宾馆70%的房间已被预订;长假中,奉贤海湾“赶海节”每天吸引4万多人次,游客人数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来自市农委的数据显示,目前郊区已建成开放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旅游景点40多个,年收入10亿多元,仅去年“十一”黄金周,郊区游总人数就达50万人次,同比增长20%以上。有关专家指出,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乡村旅游有着广阔市场,目前才刚刚起步,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
近年,沪郊乡村游进入发展快车道。最初,业内人士还在担忧,沪郊各旅游景点大同小异。但现实令人喜悦。像今年“五一”,郊区游的选择就十分多元:要摘果,崇明的桑椹成熟了;要看花,鲜花港300多万株郁金香先后怒放;要挖菜,蔬菜公园里有着稀奇的瓜果和前卫的栽培法;要看海,除了奉贤海湾,今年还多了金山“城市沙滩”……如果提炼一下,郊区除了“渔家乐”、“果家乐”、“花家乐”、“林家乐”等特色农家乐外,还挖掘打造了森林公园、农业主题公园、观光生态农业园、旅游科普基地、市民体验式农园等不同内涵的旅游产品。
各区县也越来越注重错位竞争。“五一”前夕,金山旅游部门就开始到市中心巡回推介,叫卖的亮点是“海滩”、“乡村”、“古镇”。据介绍,该区已形成三大特色鲜明的板块:北部是以枫泾古镇和金山农民画村为代表的民间文化旅游区;中部是以锦江中华村农家乐和漕泾休闲水庄为代表的农业休闲度假区;南部是以城市沙滩为代表的滨海观光休闲区。不同喜好的市民,可自主选择不同线路。南汇则“以花为媒”串起了10多个知名景点,上个月桃花节期间接待游客近60万人次。而崇明的关键词是“生态”,如东滩、西沙湿地、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等等。
沪郊乡村游还尝试在“时空分布”上合理配置。处在城郊结合部的闵行、宝山等区,开始打造生态休闲园,市民今后只需乘坐公交车就可前往。此外,乡村游景点的红火,还局限于“节假日”等时段。于是,朱家角开始设想,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削峰填谷”,如工作日的淡季时段,可吸引大量银发人群前来游览。一些休闲度假区还打算引进国外“分时度假”理念,通过一张优惠年卡,鼓励客户“用活”手中淡、旺季各时间段的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