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住在长江边的上海人,正一步步实现“常饮长江水”。7月7日获悉,长江引水三期工程一阶段输水管道前天建成通水,每天将新增50万立方米的长江原水,缓解今夏申城供水缺口。该工程2007年全部建成后,300万上海市民饮用的水源将来自长江。
长江引水三期工程通水,仅仅是“十一五”上海“长江水战略”的第一步。上海第三水源地―――青草沙水源地工程日前已获得市政府批准,上海原水供应将逐渐向长江倾斜。专家预计,青草沙水源地建成后,长江原水日供应能力接近1000万立方米。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市政府先后实施长江引水一期、二期工程,建成陈行水库,结束了上海以黄浦江作为唯一水源的历史。随着全市经济迅速发展,上海每年供水量增长幅度达6%―7%,原水供应缺口日益显现。为此,上海市原水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于去年6月30日开始兴建长江引水三期工程。
据介绍,该工程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新铺设直径达2400毫米的输水管线16.8公里。该工程的建成,使长江原水的供应能力从现在的每天130万立方米提高到180万立方米。新增的长江原水通过泰和水厂等,供给宝山、闸北、普陀等地区近10万人饮用。此项工程,还将使上述地区供水管网水压、水量明显增加,近百万人从中受益。第二阶段,将新建一座总库容为1432万立方米的大型水库和输水泵站。到2007年工程全部建成后,长江原水日供应能力将提高到218万立方米,服务范围涉及宝山以及普陀、闸北、杨浦、虹口和浦东等地区,受益人口近3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