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总量节节攀升
国家创新基金和上海市创新资金的持续扶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本市科技企业自主创新日趋活跃,技术创新成果迭出。
尽管申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的门槛不低,但是科技大会的召开还是让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申报热情高涨。如果说去年的申报项目总量619项,是历年申报的新高,那么截至到今年6月20日,在网上注册并实现申报的企业多达938家,比去年增加了52%,申报数量直逼千项。
市区联动聚焦项目
今年,根据国家创新基金2006年支持方式的规定与要求,按照上海市创新资金2006年“聚焦、突破”的工作思路,上海市创新资金工作与国家创新基金在支持方式上继续实现对接和联动,并进一步强调与区县工作的联动,即申报国家创新基金的项目应是上海市创新资金已经立项支持的项目;申报项目的企业必须经所在地区县科委初审后推荐,上海市创新资金支持的项目应是区县科委已立项支持的项目,区县科委支持强度应是每项不少于25万元。项目支持方向以2006年国家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为导向,充分结合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及各区县产业结构布局特点。此外,在申报时间上,今年申报时间较去年有所提前,企业申报项目时间为: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领域项目至6月15日截止;其他领域项目至6月20日截止。
市科委在4月份发出通知,对今年国家创新基金和上海市创新资金申报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市火炬中心进一步细化市科委和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的工作要求,扎扎实实地组织好今年的申报工作,在服务的力度上又有新发展。在两个月的时间里,火炬中心召开了2次区县科委沟通会,在介绍2006年创新基金的申请流程、申报事项和审核要点的基础上,要求区县科委及时通知下属企业按2006年创新基金申请流程开始网上注册和申请工作,并在去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做好初审和推荐工作,加强与本地区企业的互动,及时掌握企业申请创新基金的情况。
细致工作成绩显著
为了让各区县科委具体工作人员能更好地完成项目初审工作,中心受理部还专门编写了创新基金培训资料,向区县分管业务人员详细说明了申报过程中对企业、项目的要求和材料组织的重点,对于理解新精神,明确新要求,掌握项目审核方法很有实效。为了更好地发动企业,火炬中心深入各区县宣讲近30场,参会企业人员近千人次。自4月底至6月初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中心免费举办面向全市企业的申报辅导培训共5次,共有200余人接受了培训,受理部针对企业在材料准备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按照国家创新基金申报要求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了细致的辅导和答疑。此外在中心网站上,还不时刊出申报工作动态、申报辅导等信息和内容,为企业组织申报材料提供方便。火炬中心还召开了3次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训与信息交流会,有利于中介机构根据申报工作制定相关的工作目标,为企业申报提供更为规范的咨询服务。在今年的项目申报中,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了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由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咨询服务的近680项,占总量的七成以上。
今年3月份,上海火炬中心成为全国十家“联审”试点单位之一。这要求试点单位所在地区建立地方创新基金;2005年度的评审工作做得比较规范;地方专家的评审结果与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的专家评审结果吻合度较高;申请项目数量较为适中;专家库建设基础比较好;有一定的地区代表性,并有较高的积极性。联审机制的试点,让上海申报的科技项目减少了自行审核的步骤,而与国家一起审核,这也是今年申报数量创新高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