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长假得闲,来上海体验科技的魅力。今年“五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把上海视作都市科普旅游的首选地。来自沪上多家科普场馆的统计显示,长假前四天宾客盈门,其中相当比例为外地游客。
截至4日,位于佘山的上海天文科普馆已在节日期间接待了2万多人次。5月2日和3日,无论是单天接待量还是电影上座率,上海科技馆客流统计的各个单项纪录连创历史新高。就连接待能力属于“中轻量级”的上海自然博物馆,5月2日参观人次也逾1100,为该馆有史以来最繁忙的“五一”开放日,其中约五成是外地游客。
科普游合拍都市游
前天下午,一个从新疆远道而来的亲子旅游团,下了飞机放下行李,就直奔上海科技馆。一打听才知道,孩子们此行是带着文艺演出的任务而来,行程安排很紧张,为了让他们玩得尽兴,家长们出发前就“领好市面”了:第一站,科技馆,没几个小时玩不出来的。来自河南灵宝的退休语文教师孟庆升,趁“五一”来江南旅游,特地要求在上海工作的儿子陪着来科技馆转转。经过孙子的网上“摸底”,他和老伴还看了一场四维电影。
据上海科技馆统计,“五一”前四天客流量达9.45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超过六成,长三角地区的游客接近一半。不少“自驾族”举家前来,尤以江苏游客居多。来自安徽的张先生一家,相中了大都市科技馆相对超前的展示理念,直接把车开到了科技馆门口。科技发展快,科普设施新,已构成都市旅游的重要吸引力。科普旅游和都市旅游“惺惺相惜”,你中有我,难怪申城的科普旅游特别红火,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市内科普旅游可取经
据了解,前往上海科技馆的外地游客中,10%以上为旅游团队,“五一”前三天接送的旅游大巴分别为40多辆、80多辆和近100辆。科普旅游的红火中,旅行社的交通组织功不可没。
相比之下,针对上海市民的科普旅游路线,似乎缺乏组织。其实,除了上海科技馆以外,申城还有十几家科普场馆节假日期间对外开放。不过,受到地理位置、交通组织便利等因素的制约,多少有些冷热不均。不知有关方面可否抓住这一商机,借鉴外地旅行团队的接待经验,在黄金周期间为申城的市内科普旅游开辟专线大巴,让喜爱“遨游科海”的人们有更多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