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最新评出的2004―2006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中,创新精神是他们共同具有的特点。无论“海归”学者,还是技术工人,都用创新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市总工会透露,在岗位创新上,本市已拥有一支百万大军,分布在各行各业。
要认识这支百万创新大军,可以看在全市进行得风风火火的立功竞赛。就在“五一”前,“聚焦洋山重大工程、推进一流港区建设”立功竞赛在洋山保税港区启动。整个假期中,数千名港区工人坚守岗位,积极创新:建设工人在研究怎样又好又快地完成工程进度;装卸工人在思考如何准确无误又高效地完成集装箱运送环节;承担港区整体运行的管理者,在探索优化服务环境的新方法,争取早日建成“文明口岸”……
每一项立功竞赛中,都有成千上万名劳动者参与岗位创新;这样的竞赛,正在各行各业铺开。据市总工会透露,本市将在世博工程立功竞赛、洋山工程立功竞赛的基础上,有序推进长江隧桥工程、虹桥交通枢纽等重大工程立功竞赛;同时将原先集中在先进制造业中的立功竞赛向科教系统、卫生系统、金融系统延伸,鼓励更多的劳动者立功建业。
百万大军立足岗位创新,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更带来优秀的创新项目。在最近举行的“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评选活动”中,全市共评选出80名“工人发明家”和一大批职工技术创新能手、技术创新标兵。在连续20年举办的“优秀发明选拔赛”中,全市共选出5000多个职工优秀发明成果。其中,仅去年评出的416项获奖职务发明成果,就创造经济效益逾150亿元。
劳动者积极参与岗位创新的诉求,还激发了企业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职工推动创新、市场主导创新、社会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例如,建工集团工会开展了评选“科技功臣”、“科技启明星”、“能工巧匠金奖”活动;上汽工会组织开展评选百万元创新实践小组和百万元个人创新成果,引导职工将聪明才智转化为创新成果;上海铁路局工会深入开展征集“先进管理法、先进工作法、先进操作法”活动等。
为让这支百万大军发挥出更大力量,本市将进一步完善岗位创新评选表彰体系和创新成果转化实施制度,推出“职工科技创新新人奖”、“职工科技创新团队”、“职工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等评选活动。新开通的“上海职工科技创新网站”和5000万元职工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则将为岗位创新的成果转化提供信息平台和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