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俱乐部侧记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628

图为志愿者俱乐部部分成员在长风公园参加志愿服务合影留念。
  这是一次特殊的采访,有关生命和死亡的话题被一次次提及。也许是因为生命的唯一性及其不可逆转,使得人们对生命向来心存敬畏。“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训更是一种深远的文化心理。而面前的这些志愿者,为了他人活着的希望,或是义无反顾地捐献,或是不知疲倦地宣讲。他们手捧着“生命的种子”,行走在无常的路上,眼中却是花香弥漫的景象。
  或许可以这样说,正是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才有了令人动容的大爱之举。关于生命的本义,他们的认识,很简单,也很纯粹。
  ―――记者手记   
  秦志刚的嗓子哑了。只有他心里最清楚,这是累出来的。
  作为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俱乐部的一名志愿者,4月24日,他把第99例配对成功的造血干细胞护送到北京,一直忙到凌晨1点半才睡觉。第二天就匆匆往回赶,心里惦记着26日一早进行的上海第100例造血干细胞捐赠。
  有着477名在册会员的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俱乐部成立于1999年,当时的中华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上海分库只有8000余名志愿者,而许多白血病患者急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来挽救生命。为了使这一资料库发展壮大,在市红十字会和解放日报的发起倡议下,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俱乐部应运而生。8年来,上海分库入库人数已达到7万多人,俱乐部的志愿者们为这一事业付出了几多艰辛的努力。
  一
  1850号,1851号,这是秦志刚夫妇1996年加入上海造血干细胞资料库的注册登记号。当时,他们8岁的女儿正身患白血病,急需造血干细胞配对移植。不幸的是,尽管配对成功,但女儿的病情突然恶化,还没来得及做手术,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遭受这一重创的秦志刚夫妇不会忘记,在女儿生病期间,许多好心人特地到医院来探望,偷偷地把钱塞在枕头下,甚至还有人从新疆写信来表示慰问。他们也不会忘记,女儿临走时,留下遗愿要“救死扶伤”。他们更不会忘记,是上海造血干细胞资料库给女儿带来了一线生机。
  这位失去了爱女的中年人,开始成为了一名热心的志愿者。在他眼里,那些白血病儿童就像是他自己的孩子。为了护送造血干细胞到外地,他一声不吭花了500多元买了保温箱。为了给白血病孩子带去欢乐,他牵头找到儿科医院,给孩子们建了一面“心愿墙”,并和其他志愿者组织好心人来认领实现这些心愿。
  二
  几天前,俱乐部的志愿者们为方华(化名)庆祝了“5周岁”生日。这是她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并获得新生的第5个年头。方华和大家约定,“5周岁”已经成为一个句号,从明年开始将以一个健康人的身份庆祝原有的生日,她要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方华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早在3年前,她就开始参加志愿者俱乐部的活动,成为了一名特殊的志愿者。只要有时间,她就到血检站去做志愿服务,或是探望等待接受移植的病人,给他们以安慰和鼓励。“作为过来人,我最能体会这种想要活下去的渴望,也希望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曾经的这场疾病改变了她对生活的态度。回顾过去,她觉得自己不够关爱他人,而现在她很愿意帮助别人。“我身边的志愿者都很真诚,他们把病人的事情就当做自己的事情。”5年前,方华做好移植手术,就住在家里的老房子里。窗户太小,周围环境嘈杂,不利于静养。志愿者们发现这一情况后,安排她在别处借住了一年,没收一分钱。“只要有需要,我也会像其他志愿者一样一直坚持下去。”
  三
  王立伟和沈憬是一对恩爱夫妻,也同是俱乐部的志愿者。最让王立伟自豪的是,他先加入了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后来和沈憬相识相恋,把她也发展入库了。如今,他们的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夫妻俩还是把俱乐部当成另一个“家”。
  2005年夏的一天,为了上街宣讲造血干细胞知识,沈憬从家里背着2.5公斤重的VCD机走了10分钟赶到公交车站,接下来又在太阳下整整站了一天,再把这沉沉的VCD机从车站背回家。没有一句抱怨,她兴奋地告诉丈夫有10多位路人在她的宣讲下当场捋袖入库。
  夫妻俩一直难忘,为第5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运送干细胞的情景。他们在医院见到的供者是一位在校大学生,一个瘦小的女孩子。医生要从她的手臂插管,但静脉实在太细,女孩就主动说从脚背上抽。当时正值春寒料峭,女孩的脚就露在被子外面,可她依然有说有笑。在把“生命的种子”送往受者所在医院的路上,夫妻俩商量着你背一段路,我再背一段路,共同体会这份博大无私的爱。直至回到家中,两个人的心情都久久不能平静,分享着每一个细节和每一次感动。
  四
  “捐献只是帮了一个病人,我还想帮助更多的人重生。”志愿者俱乐部“供者小组”组长李瑾,是一个外表瘦弱却内心强大的人。
  2004年,她的HLA与一个福建女孩吻合,需再做“高分辨”配对。等待的日子里,她几乎天天给市红十字会打电话。好不容易配上了,需要体检,李瑾却提出“再等三天”。原来最疼她的外婆去世,她正发着高烧,担心验出来的血不准。第四天一大早,赶去体检,心电图一做,心脏缺氧。下班后,心有不甘的她跑到另一家医院,再做心电图,结果依然不好。“生命是最宝贵的,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放弃生命。”暗自责怪身体不争气的李瑾,主动吃药,多多休息。最终,天遂人愿。在捐献一个月后,她就开始参加志愿服务。
  “没有比这个更快乐了,我只是做了一件我愿意的事情。”如今,李瑾和她的组员承担起了探望供者的任务,打消他们的顾虑,并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安慰和鼓励。
  五
  病人需要,我们拥有,我们愿意。几乎每一个采访对象,都这样告诉记者。
  志愿者赵彬1997年加入造血干细胞库,1998年登记捐献眼角膜。一次在血检站服务,看见近10件志愿者穿的马甲脏了,他不声不响带回家,一一手洗干净,还把缺损的扣子细细缝好。
  王惠(化名)身患轻微心脏病,不符合入库条件,但做志愿者已有3年。俱乐部每月办一期知识培训,接受市民网上报名。少有三十几人,多则五六十人。输入,统计,通知,枯燥而又琐碎的工作,王惠却说“施比受更快乐”。
  二十出头的“孤风无浪”(网名)是一名新上海人。一天深夜11点,俱乐部紧急招募第二天到七宝镇服务的志愿者。尽管刚搬了家,赶过去几乎要横跨整个上海,但他还是毫不犹豫主动报名。
  六
  志愿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超于我们生活的特殊品质。走近这些志愿者,他们每一个人的声音里都有着一种坚定。
  “人字是用两笔互相支撑着的,在我过去的人生岁月中,也曾经得到过别人很多的帮助,能有机会去帮助别人,这是普通的为人之道,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感谢那些已经登记并准备登记的好心人,世界因你们而多了很多很多的希望!至今想起来,都觉得自己好幸福。因为我的存在,一个人的命运可能将有所不同,而这个不同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还有什么比这更有价值呢?只要一点点勇气和努力就可能挽救一个生命和一个家庭的幸福。最后告诉大家,我现在身体像以前一样好。因为我经历过,我可以负责地说,不要害怕,如果你可以忍受打针的痛,你一定可以忍受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疼痛,相比于救助他人生命的快乐,这种痛苦是微不足道的。”
  ―――志愿者俱乐部第十组吴畏
  “人的生命真的很脆弱,有时候就像一支点燃的蜡烛,随时会熄灭,需要别人重新再点燃。我想每个人都承担着这点燃和被点燃的角色。”
  ―――志愿者俱乐部第一组樱雪
  “记得有位外国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身体的声音越清楚,灵魂的声音也就越清晰。实实在在的行动,也就是内心价值的真实体现。”
  ―――志愿者俱乐部第五组一悦
  七
  采访结束,久久难以忘怀,一个白血病女孩亲手画的一幅画。在没有任何背景的画面上,只有两个女孩,一个是长头发,脸上带着笑,另一个是光头,脸上全是泪水。这位女孩的母亲捧着这幅画,说自己的女儿就像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每擦亮一根火柴,就祈祷着活下去的曙光和温暖。
  就在这一刻,作为读者的你,也许会更明了为什么有的人要把生的希望带给别人,也会更明了志愿者们那内心无法停歇澎湃着的激情,那就是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大爱之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