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4月26日上午8时40分。11年前产生上海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老地方。殷红血液缓缓地从一名娇小女子的右前臂流出,经过徐徐转动的血细胞分离机,点滴集聚成浓浓的造血干细胞悬液。400公里外的南京鼓楼医院,一名患白血病的年轻退伍军人正在翘首等待。
葛春霞――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青年设计师,河南来沪9年的新上海人,有一个两岁的孩子,5年前加入造血干细胞资料库的一名志愿者――今天成为申城第100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因此成就了中国大陆各省市中第一个“100例捐献”纪录。
“而且,我们同济大学今年刚好100周年校庆,现在为我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华山医院也是建院100周年呐!”躺在12楼病房的葛春霞平静中略带几分欣慰。住院时她对儿子说“妈妈要出差去了”。两天前她对同样是设计师的丈夫说“忙你的吧,不用再来医院看我”。她对送鲜花颁证书的领导们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让我们好好记住100名葛春霞们吧:1996年8月22日,银行职员孙伟在华山医院将自己的100毫升造血干细胞捐给了杭州患儿高天��,小天��目前已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大三学生;46岁的职工王云、19岁的大学生杨晨筠是他们中最“年长”和最“年幼”的两人;唐铮、梁灏的捐献行为,首开本市造血干细胞送往外省市和境外之先;100名已捐献者中,19岁至39岁者占87%,公司员工占48%;今年4月以来,4例成功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再创上海捐献的“历史新高”……
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也许是对上海造血干细胞库7万余名志愿者、100名捐献者勇敢举动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