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4月25日举行的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上海将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对高技能人才实现“定单式培养”,到2010年将使其在技能劳动者中所占的比例从17%提高到25%。试点工作将在今年启动。
目前,本市劳动、教委、发改委、财政、经委等五部门已共同研究制订了《关于本市推进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半工半读、定向培养,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紧密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造就一批青年高技能人才。
据介绍,政府将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对于定向企业来说,可从1.5%一2.5%的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用于校企合作。对于学校来说,院校从收取的学费中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校企合作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当然,院校学费应按照物价部门核准收费标准执行。
为做好这项工作,有关部门将设立市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对开展校企合作的院校,经市协调指导委员会认定,可加挂“技师学院(校)”的牌子。培养对象主要是青年群体,主要包括预备技师、技师或高级技师、中高级技工三类。培养方式可以“一年制”,也可以“三年制”,对在职人员还可采取全日制、工学结合、分阶段完成培训等更为灵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