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与网友在线交流谈出行、调研等话题
“我很享受以步当车的平常人生活”、“要叫人家不要说假话,首先我们自己要喜欢听真话。”4月15日,在同网友在线交流时,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的回答坦诚中不失幽默。
网友“仙人掌”向刘云耕抛出关于公车的一连串问题。“现在公车每周少开一天,您的车是哪一天不开?那天您选择什么交通工具上班呢?”“用句时髦话说,我很享受以步当车的平常人生活。”刘云耕说:我并没有觉得不坐公车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老百姓不是也天天挤公交车上班的吗?相反,“觉得这一天很开心,早点出门,呼吸户外新鲜空气,以步当车,轻松愉快,遇到有路人认出我时,相互友善地点点头,不也是一种乐趣吗?”刘云耕坦言,当然也有不方便的时候,比如一天要奔波几处开会,挤公交车就来不及了,“这时我就钻进别的领导的座车,‘揩油’搭车。”
有网友问,“听说您平易近人,喜欢说真话。您在调研中包括下基层听到的都是真话吗?”刘云耕回答说,当了干部尤其是当了领导干部后,要真正做到平易近人而不是作秀,很不容易。客观上,群众与我们有一种心理上的距离。但我相信日久见人心。“要叫人家不要说假话,首先我们自己要喜欢听真话。”刘云耕说,他在调研过程中也会碰到一些情况,主要是没有把话说透,或投领导所好等。这就需要改进工作作风,整改调研方法,接触的面要宽,调研的对象尽量多元化,既要听干部说,还要听老百姓说。
有网友说,今年常委会工作报告特别讲到立法工作中的智慧、魄力和韧劲还不足,非常坦诚。刘云耕表示,在立法工作中有时的确存在“遇到矛盾绕道走”的情况,一些法规虽然通过,但群众关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今年吴邦国委员长在工作报告中指出,一部法律的规定有很多,但群众最关注的往往就那么几条;工作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会不少,实际上关键的问题往往就那么几个。“这两个‘那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刘云耕说,评价我们的立法质量,关键是看是否有“那么几条”。我们最不愿意看到,就是一个法规条文有几十条,但就是缺少解决问题的关键的几条,这只能说是一部观赏性的法律。
对于市民关注的养狗话题,刘云耕回答网友说,养狗的和不养狗的常常会有针锋相对的意见。常委会通过的五年立法规划,就将制定犬类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列入到立法项目资源库中。他透露,目前市人大常委会正在和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立法调研,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对文明养狗要作出一些具体规定。
对市民关注的“居改非”问题,刘云耕表示,“居改非”的现象在上海仍然比较严重,甚至个别小区还越演越烈,局部地区呈蔓延趋势。市人大此前的调查显示,近50%的沪上受访业主反映小区存在“居改非”,业委会成员、人大代表、管理部门反对“居改非”的均超过70%,业主持否定态度的也近70%。刘云耕向网友透露,修订《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是今年上海的立法预备项目,市人大有关委员会将在法规起草、修改过程中充分考虑“居改非”问题。
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作为“人大网议日”嘉宾,也参加了在线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