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昔日街角违章搭建的自行车摊、书报亭被改建成10平方米的小花坛;老式住宅楼沿街白墙一度成为黑广告“根据地”,如今被建成富有异国情调的“朱丽叶阳台”小景……静安区在迎世博过程中,将30处街头“乱点”改建成“零星小景”,在清除城市痼疾的同时,为街头增添了一抹亮色。
这30处乱点地带,曾让管理部门头疼不已:大田路新闸路口,人行道足有3米宽,却被小贩违章搭建的亭棚占去半壁江山,破旧的修车棚前堆满各种零件,旁边的彩票亭、书报亭、杂货铺一间连着一间,都挤在这十余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由于摊主都是当地生活困难的居民,城管部门多次出动拆违,但都下不了手。而在陕西北路奉贤路口,一堵老式住宅楼光秃秃的白墙正对马路,上面挂着一个斑驳的空调室外机,更加触目惊心的是,墙上贴满黑小广告,每擦一次,过不了一周又被贴满。还有几处街头死角,则成了路人随手扔垃圾的“天然堆场”。
“这些城市环境痼疾,靠‘零敲碎打’肯定无法根治,”迎世博会期间,静安区下定决心统筹解决问题,由区绿化市容管理局牵头,在这30处布局建造“零星小景”,从源头上防止“痼疾”回潮。
记者看到,奉贤路陕西北路口那堵白墙的改造颇有创意,墙面搭起一座精致典雅的陶土“朱丽叶阳台”,阳台边的空地上守候着一头白色雄狮,其底座是一个小型喷泉,这处欧式古典风格的街头小景与街对面的“梅泰恒”商务楼风格协调、相映成趣。而大田路新闸路口则建起一处“袖珍绿地”,里面栽种着各种花卉,还布置着精致的山石和砖瓦等,一改昔日面貌。
这些街头景观大多由政府部门和广告公司共同设计,突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主题。延安西路南京西路口的公交集散站附近,一组“候车”主题雕塑体现礼让主题,长长的队伍中,一位老人在年轻人搀扶下排在候车队伍的第一个,中年男子正准备帮陌生女士提拉杆箱……让候车市民不禁侧目端详。
有关部门布局景点的同时,还积极落实“善后工作”。大田路新闸路口的违章亭棚被拆除后,石门二路街道还安置了2户困难摊主,将修车棚摊主、56岁的无业人员朱某纳入扶贫帮困对象,为他缴纳四年“三金”,确保他到退休年龄后生活有保障,此外还为书报亭摊主的儿子落实工作单位,让他们没有怨言地结束“经营”。
据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李卫平介绍,他们已制定了一套长效管理机制,实行责任落实制,将日常养护、设施维修等任务落实到街道或施工单位并纳入年终考核指标,不留管理“缝隙”;并以定期巡查的方式进行实时动态监督,一发生设施损坏或痼疾回潮现象,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此外,还建立起一支志愿者队伍,倡导市民保护这些景观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