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你们是一样的! 克莉丝汀阳光工场17名智障学员工作中找到自信
一只只金灿灿的牛角面包烘烤出炉,车间内飘香四溢……工作人员穿梭于各个工作台之间,他们中有的在揉面和团,有的在裱花装饰,有的在切割水果……在一个个忙碌身影中,有17个正是从特殊学校毕业的智障青年。近日,记者走访上海克莉丝汀有限公司和徐汇区残联共同开办的阳光工场时看到,通过几年的锻炼,智障学员们不仅能够“自食其力”,更在工作中找到了从未有过的自信,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记者――“我们和你们是一样的!”
5年来技术不断进步
三角纸卷成圆筒状,在其中盛满巧克力酱,再将后端扎紧,26岁的叶文君开始了蛋糕中巧克力装饰品的制作。他手持“巧克力圆筒”,沿着三角形透明塑料纸边缘“画”上三条长短不一的直线,再将塑料纸按对角线折起,一只装饰品完成了。不一会儿,小叶的面前就堆起了50多只已完成了的巧克力装饰品。做完80只放入旁边的红色塑料箱中。“你已经做了4箱了!”面对记者的赞赏,小叶害羞地笑了笑:“做得多了就熟练了。”
崔师傅告诉记者,小叶自打进来那天起,就特别卖力,“做事一点都不含糊。”5年来,小叶一步一步跟着师傅,勤勤恳恳地学做装饰,“如今他已经会做高级装饰了!品种也达到了30余种!”师傅欣喜地告诉记者,“新进来的员工都不知道他有点儿‘特殊’。”
累了就想回家睡个觉
和叶文君一样,5年前从上海市董恒甫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王晓钦,也是阳光工场的员工。小王身高有1.78米,从小父母离异,性格有些孤僻。“不说话,胆子很小。”面包车间的钱主任告诉记者,小王刚进来时,什么都不懂,师傅一遍遍地教他,也只教会了点“皮毛”。在师傅和主任的悉心照料和耐心开导下,小王逐渐掌握了用液压机运输周转箱的工作。从4楼到1楼,从满载到空箱,小王一遍遍穿梭于加工车间和电梯楼道之间。
钱主任告诉记者,如今的王晓钦变得开朗、活泼了许多。“去年的团拜会上,他还和另外一个孩子一起唱了‘感恩的心’。”面对这样的变化,钱主任激动地说,“我就像看着他‘长大’一样,简直是脱胎换骨了!”
当记者在4楼面包车间看到王晓钦时,他忙得满头大汗。等电梯时,记者问他工作累不累,他挠了挠后脑勺,微微点了点头。“那累了怎么办呢?”记者又问。“累了就想回家睡个觉!”他的回答引得车间一片笑声。
旅游费捐给四川灾区
春节前夕,智障学员们还与其他员工一起,将单位发的“旅游资费”捐给了四川受灾群众。“不能去旅游了,几个学员起初还挺不高兴。”人事部邓小姐告诉记者,在说明是捐给四川同胞后,每个人都爽快地答应了。“他们也懂感恩回报。”邓小姐说道。
2个多月前,阳光工场又招进15名新学员,目前已在原料辅料间帮忙拆箱、装箱、运送蛋糕盒的工作,有时还会帮忙打扫卫生。若干年后,这里也许会出现更多的叶文君、王晓钦,像正常人一样地生活、工作,快乐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