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从“要我迁”到“我要迁”――浦东塘桥改造动迁破冰纪事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2464

  “迭格事体比吃鱼、吃肉、讨媳妇还开心哦……老早房子像格子笼,现在像住在公园里一样格!”在塘桥新村住了20多年的姜玉兰是“塘一塘二”旧改胡木地块最早签约的居民之一。动迁后拿到的房子,光是卧室就顶得上原来的整个屋子,她现在谈起动迁就是一脸笑容。
  
  姜阿姨的邻居赵根娣忘不了签约率突破75%那天的热闹场景。去年12月27日下午3时许,“破75%”最后签约的一户居民走出动迁组,外面欢声雷动,大家自发地掏钱买鞭炮放,居委会拿出了锣鼓,“区里领导也都来了……就像过节一样”,一直闹了两个小时,有人甚至激动得哭了。“阿拉想动迁勿是一年两年了,终于搬脱了!”
  
  截至今年4月1日,塘一塘二旧改地块累计签约1033户,达80.8%;目前已搬迁1027户,占99.4%;计划今年上半年清盘。
  
  动迁号称“天下第一难”,“想动迁、盼动迁,动迁来了动不掉”的怪圈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次浦东“旧改征询制”两期试点都提前完成75%的签约率,就是找准了“冰冻”原因,多管齐下,“破冰”有术――
  
  居民自发地相互做工作
  
  “征询制”的核心意义是变“政府要我动迁”为“居民强烈要求动迁”。第一轮征询“要不要改造”,反映大多数居民的意愿;第二轮征询“如何改造”,期限内签约率达75%才可启动动迁工程,想动迁的老百姓就会自发地互相做工作,动迁效率大大提高。用浦东新区建交委主任陶建设的话来说,政府重视、居民拥护,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是推动旧改的前提。
  
  姜阿姨回忆,第二轮征询过程中,他们天天晚上看动迁组外面的公示栏,“有辰光就开心,今朝三个人签掉了。有辰光就问,今朝哪能没人签呢?”看到有熟人还在观望,他们这些已签约的就会劝上两句,“最好大家一起签掉”。
  
  动迁组边动迁,边做“老娘舅”
  
  “征询制”堪称破冰船,但能破冰前进还要靠好的操作手――动迁工作人员。胡木居委书记沈红说,他们后两个月几乎一天都没休息过,一门心思做动迁工作,有时候“收工晚”连末班地铁都赶不上。胡木地块有三多:户口多,穷人多,家庭矛盾多;有时要居民同意动迁就要先解决其家庭矛盾,工作和“老娘舅”一样。
  
  政策阳光动迁坚持到底
  
  “塘一塘二”地块旧改工作重点突出了规范“公示制度”,将居民意愿征询结果、安置补偿标准、实施方案、已签协议内容、签约进度等,第一时间上墙公示,接受监督,使居民不仅是“知情者”,还是“参与者”和“决策者”。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政策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动迁工程成了民心工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