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早上6:30,漕泾镇沙积村的保洁员顾林芳就推着小车挨家挨户收集垃圾,同时清扫村里道路和农民宅前屋后。据了解,金山区漕泾镇11个村共有199名保洁员,他们一天就可“扫”出15吨的生活垃圾;若不及时清除,这些垃圾不用1个月就可填掉一条2公里长的小河。有关专家指出,目前上海郊区各区县都在尝试建立村庄保洁机制,使一个个偏远村落也像城市社区一样成为“清洁家园”。
仅有保洁员还不够,关键要形成农村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崇明县建立了覆盖三岛16个乡镇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为生态岛建设打下了基础。近年来,岛上共投入5000多万元,配备农村保洁员1500多名,向农户发放垃圾储存桶47万多只。现在,保洁员每天都会踩着县环卫所配发的三轮车上门收集垃圾,然后运送到每个村设立的生活垃圾房。之后,乡镇配备的专用机动车将各村的生活垃圾运输到指定的压缩中转站,通过压缩中转站将生活垃圾压缩后,由集装箱车运送至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进行规范处置,做到日产日清。
针对农村的一些脏乱景象,南汇区开展“人人动手、清洁家园”活动,全面改善农村环境。该区列出了12项重点整治项目,包括镇、村级河道整治及长效保洁;取缔和规范废品收购站点;全面取缔农村粪缸,建设一批村级公共厕所;控制和减少中小养殖场数量,规范养殖场卫生管理;取缔马路市场,建设和规范一批集贸市场;加强居住小区卫生设施和绿化建设等等。每个镇都确立了一个“样板村”,清洁河道,修缮道路,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农家“因宅制宜”整清杂物,屋前屋后搞好绿化。
市郊农村保洁机制的建立,目标是“城乡一体化”。松江区泗泾镇的镇环卫所原来只管城镇道路,现在把12个村子也纳入了全镇环卫体系,实行“一把扫帚扫城乡”。环卫车开到了各村,保洁员全天候打扫,村里的每个角落、每一条小路都被“管”了起来。全镇保洁员的队伍从30人增加到了180人,实行统一着装、统一管理、统一专用工具、统一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