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申城成立机动执法队伍 “工商110”快速查处商标侵权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42

  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市工商局4月23日在保护商标专用权、推进商标发展战略通报会上宣布,为有效遏制销售商标侵权假冒商品案件,本市工商部门已成立有“工商110”之称的机动执法队伍,快速及时查处商标侵权行为。
  据统计,去年本市加大对商标侵权案件的监管力度,共查处销售商标侵权假冒商品案件2772件,比上年增加了933件,占商标侵权假冒案件总数的94.1%;同时还查处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案件12件,比上年上升了200%,有效保障了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去年商标侵权案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首先,涉外高知名度商标侵权案多。去年工商部门共查处涉外商标侵权假冒案件2136件,占总数的72.5%,其中假冒侵权服装商标案件最多,共有887件。
  其次,服饰或小商品市场仍是涉外高知名度商标侵权案件的高发地。由于暴利驱使和部分消费者盲目崇尚名牌,以及知假买假畸形消费心态的存在,因此,一些摊贩不惜代价、铤而走险进行售假。在襄阳市场关闭后,一部分商标侵权人转到浦东、七浦路等服饰市场,还有一部分商标侵权人盯上了宾馆商场、特卖会或品牌专卖店。
  对此,本市工商部门强化了市场监管力度。到去年年底,本市已有100余家服饰和小商品市场使用了新修订进场合同,签定进场合同的市场经营户17278户,市场主办单位运用新修订进场合同清退售假经营户109户。
  2007年度十大商标侵权案件
  案例一:张立超未经商标权利人的许可,销售假冒“九华”注册商标马铃薯案。
  案例二:上海雷朋隔热膜公司,销售侵犯“龙膜”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汽车隔热防爆膜。
  案例三:上海捷邦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假冒“LIBERTY”注册商标蓄电池案。
  案例四:上海建迪线缆有限公司假冒“熊猫”注册商标电线929卷,在九星建材市场内的经营场所对外销售。
  案例五:上海德创美业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侵犯“兰蔻”、“LANCOME”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化妆品25344件,并销售了240件。
  案例六:罗建平销售假冒“月星”注册商标沥青防水卷材282卷。
  案例七:郦爱芳销售假冒世界知名品牌注册商标的箱包共计338件。
  案例八:单家鸣利用在“易趣网”、“淘宝网”上的网上店铺,对外销售假冒ARMANI、GUCCI等注册商标的服装3772件。
  案例九:上海奔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销售假冒“大众图形”注册商标的油封、活塞等汽车零部件2685件。
  案例十:上海杨浦区新动力进修学校未经“复旦”注册商标权利人复旦大学许可,擅自以“复旦锦绣前程教育中心”名义对外进行招生办班,侵犯“复旦”注册商标专用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