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试点旧区改造新机制 杨浦区河间路南块动迁28天67%居民签约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51

  “数砖头和谐动迁;保障托底真情相助”。在杨浦区河间路南块基地拆迁服务办公室,挂着首位签约的动迁居民陆其龙送来的锦旗。
  “没有动迁,我干一辈子可能也住不进新房子。”陆其龙高兴地说。动迁让他高兴的还不只一件事:因为第一个签约,他的房源选择范围最宽,最终在就近安置房中挑了一套8楼62.2平方米的房子,比原来不成套的住房有了明显改善;同时,河间路南块动拆迁对于居民整体签约按照不同时间节点设置“集体奖”,陆其龙所在的12号整幢楼居民全部签约,他又拿到了额外的1万元奖励。
  记者昨天从杨浦区有关方面了解到,正在进行本市旧区改造三项新机制试点的河间路南块基地,在28天酝酿期间就已签约居民131产(“1产”即每张私有住房产权证或公有住房租赁凭证核定的房产),约占基地总产数67%。
  早签约早得益:16个门栋喜获“集体奖”
  河间路南块基地位于平凉路1751弄,属于二级以下旧里。95%以上为不成套公房,居民要求旧区改造的愿望强烈。动迁启动前,杨浦区多方发动群众参与方案制定,就“数砖头”旧改试点的口径采用多种形式征求居民意见,开展房屋拆迁意愿征询工作,征询结果达到90%以上。
  记者在向百姓公示的动迁方案中看到,“数砖头、保障托底”的理念贯穿始终。“数砖头”即以被拆除房屋原有面积为补偿依据,按被拆除房屋的房地产市场评估单价再加25%的价格补贴进行补偿。“保障托底”,指的是在“数砖头”货币补偿基础上,政府提供多种托底保障。杨浦区房管局副局长、区住房保障中心主任吴岩说,“一方面是居住功能保障,凡本基地签约搬迁的居民,给予每产增加15平方米的居住功能保障;此外,还给予居住困难保障,对于享受居住功能保障后且选择异地安置的居民仍面临居住困难的,符合一定条件给予居住困难保障补贴。”
  此次拆迁方案还设置了以拆迁房屋的门栋、整幢及整基地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以前整体签约奖励,即“集体奖”。目前已有16个门栋的居民集体签约拿到了集体奖,占集体总门牌号的30%。“原本以为动迁了,就得搬到远郊;如果选择纯货币补偿,市区房子又买不起。”陆其龙说。没想到动拆迁公司的工作人员上门告知,每一个奖期都有三种安置方式可供选择,三种方案得益均衡,其中一种就是就近安置,无需搬离本区,就能住上成套、明亮的新房子。因为首个签约,就近安置的房源任凭陆其龙选择。
  杨浦区住房保障中心综合管理科科长李国文介绍说,区委、区政府为民生舍得投入,拿出了河间路已收购储备的工业用地捆绑二级以下旧里建设保障性住房,用于旧区改造的就近安置。“正是有了就近安置,才真正丰富了多元安置的内涵,为河间路南块的推进奠定了物质基础。”
  安置全程透明:“拆迁像是逛超市”
  老百姓盼动迁、想动迁,但真正动迁了,就怕政策不公开、前后不一致,导致“先走先吃亏,晚走多得益。”
  相关部门向已签约的居民发放了“书面承诺书”:如果政策前后不一致,我们将承担所有的法律责任。基地所在的大桥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红光更是亲口承诺:“以党性和人格担保政策不会变!”
  政策一致,还要让每一个居民心里亮堂。记者在动迁基地的宣传栏中看到,已签约居民的安置结果,全部公开,内容包括补偿安置协议及经费发放清单全部在公示栏内以原始凭据的形式公开。经费精确至元角分;而在基地开设的“选房窗口”,签约居民选购本区或外区房源的,该户居民情况及选购房屋的地址、室号也全部公开,“动迁结果全上墙,安置过程全公开,主动彻底公开、无一保留,全过程、全方位地接受居民监督。”动迁基地经理成明解释说。有居民表示,这次拆迁工作比以往听说的要简单得多,像是逛超市,明码标价、菜单选择、发票公开、批发有奖。
  由于结果公开和政策刚性,到目前为止,基地内没有发现居民委托其他“专业”人员与拆迁公司洽谈的情况,即所谓的“枪手”。同时,目前已签约的居民没有一产对方案进行任何调整。拆迁成本受控率达100%。
  负责动拆迁的上海百群拆迁服务有限公司戴静告诉记者,此次动迁方案细致到每家每户的“四时段、三选择”的12套方案。作为拆迁人员,没有自由裁量权,不需要“谈斤头”,“对于我们而言,最大的工作就是为居民提供多元安置的选择参考和出谋划策。”
  一条龙服务:五个窗口开到居民家门口
  “程阿姨,你来啦!”几乎每天,戴静都会在动迁基地办公室碰到80岁的程阿姨,看两人的亲密劲,不知情的人也许会错以为两人是母女。“多亏了他们,帮我办妥了所有事情,还一条龙服务,帮我四处奔走,找到了出租屋。”
  程阿姨是动迁基地的一名独居老人,子女都在外地。在得知此次动迁是为了建设社区配套的公益性项目敬老院和老人日托中心后,她早早到动迁基地签了约,“政府的公益项目要支持,我也能改善一下居住环境。”
  程阿姨选择的是就近安置,由于为河间路配套的保障性住房还在建设中,建成还需1年半时间,这期间的居住问题成了困扰老人的一块心病。老人还没有开口,基地的工作人员已经行动起来,前后给老人找了好几处住房,货比三家后,最终选定隔壁小区。租到房后,经办人员又帮她开通了水电煤,“他们耐心又热心,动迁的后续手续交给他们,我放心!”
  记者了解到,动拆迁变得简单透明了,对动拆迁居民的服务内容也不断增加。为了减少居民到各个部门轮转办理手续的麻烦,基地上设了五个服务窗口。一是拆迁服务窗口,由五组拆迁经办人员负责。二是房屋销售窗口,由政府购买服务,一条龙办理被拆迁居民的房屋介绍、购买、办证、进户等相关手续。三是保障对象认定窗口。四是过渡租赁房推荐窗口,组织信誉好、服务优的中介公司,将小房型、近距离、租金低的过渡租赁房推荐给需要过渡的居民。五是物业退房窗口,物业公司派专人到基地办理退租等手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