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旧区改造事前征询制度要点公布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10

  上海将采取旧区改造事前征询制度、动拆迁补偿“数砖头加套型保底”和增加就近安置方式等三项新机制,加快推进旧区改造。市政府3月28日召开的旧区改造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公布了旧区改造事前征询制度的实施要点。
  根据今年2月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旧区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见》,旧区改造要充分尊重居民意愿,“要不要改”、“如何改”等问题,事先必须广泛征询被拆迁居民的意见,只有大部分居民同意改造并认可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后,才开始启动基地旧区改造工作。事前征询制度的基本原则是:规范合法,远近结合,操作性强。
  《意见》规定,事前征询制度采取两轮征询办法:第一轮,解决“愿不愿改造”问题。由街道牵头,征询居民改造意愿,同意改造户数超过90%以上,进入第二轮;第二轮,解决“如何改造”问题。
  由改造单位牵头,征询居民改造方案,在一定期限内签约居民超过三分之二,协议生效,启动改造。在第二轮征询时,改造单位必须公开征求居民对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的意见,对提出的合理要求和建议,充分予以吸收和优化。最终方案将在基地内公示,并书面发给每户居民。此外,在继续坚持房屋拆迁“五项制度”的基础上,全面实行补偿安置“结果公开”,已签约居民的补偿安置结果在基地内公示,真正做到房屋拆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
  《意见》还提出了“数砖头加套型保底”方案。居住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试行以被拆除房屋的市场评估价为基础,增加一定的套型面积补贴和价格补贴,并折算为货币补偿金额。在此基础上,由被拆迁人选择货币安置、或与货币安置同等价值的就近、异地等安置方式。对补偿安置后居住仍然困难的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实施托底解困,解决居住问题。
  为满足居民多元化的住房需求,《意见》要求,在完善现有货币补偿和异地安置方式的同时,各区应因地制宜、挖掘潜力,在本区域范围内尽可能建造一些紧凑型、小户型的就近安置房,供居民选择。目前,中心城区各区都在规划选址,杨浦、闸北、徐汇、普陀等区就近安置房项目已开工建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