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闵行区质量技监局执法人员取缔一家马桥豆腐无证地下加工场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98


  加工场地是搭建的简易房,周围是大理石加工厂,粉尘环绕,屋旁就是随意排放的臭水沟……闵行区质量技监局执法人员3月19日夜一进马桥镇俞塘村这家豆制品地下加工场,执法人员首先指出了其选址的违法。
  
  使用土锅炉加热豆浆
  
  3月19日晚7时30分,地下加工场“作业”热火朝天,执法人员突然出现。加工场墙面挂满蜘蛛网,污水横溢的地面,乱七八糟地放着十多个塑料大桶,里面有的泡着黄豆,有的浸着豆浆,已经成形的半成品放置在锈迹斑斑的托盘上,上好色、已是成品的马桥豆腐毫无遮盖地露天放置。执法人员随即指出其违法所在:黄豆不经挑拣就跟杂草垃圾混在一起浸泡;浸泡的塑料桶是化工用桶,按照规定应该用不锈钢桶或食品级别的塑料桶。
  
  地下加工场老板来自安徽巢湖。据俞塘村村长称,这家豆制品加工场已经存在2年了。对于执法人员“为什么不办证”的责问,加工场老板辩称“以前有证”。在加工现场,执法人员发现了一个土锅炉,用于蒸汽加热豆浆。市食品生产监督所毛科长说,这个土锅炉安全隐患非常大。
  
  查获200公斤工业盐卤
  
  在灶台旁,执法人员发现了来自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化工厂的4包工业盐卤(氯化镁),每包50公斤。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按照规定,马桥豆腐有一道“点卤”工序,而用于马桥豆腐的盐卤按照规定必须是食用级盐卤。工业氯化镁每吨2000至3000元,食用级氯化镁每吨价格则要20000至30000元,直接翻了10倍,所以一些地下加工窝点为了降低成本就使用对人体具有危害的工业盐卤。
  
  执法人员指出,除了场地选址、简易建筑、现场条件脏乱、没有检验环节这些违法点外,使用工业盐卤是最重要的违法点,因为豆制品中使用这种工业盐卤,将可能在豆制品成品中存在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和杂质。
  
  在加工现场,执法人员没收了2000余公斤成品和半成品,以及2吨左右黄豆原料。
  
  专家点评
  
  按照国家规定豆腐“点卤”必须使用食用级氯化镁,但不法分子为降低豆制品成本,无视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使用工业氯化镁。工业氯化镁里面有许多电解质,主要是钙、镁等金属离子,它们会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凝固,所以人如果多喝了工业盐卤,就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专家建议
  
  ●选购豆制品尽可能买有低温储藏流通条件的产品,如超市冷风柜中的有包装的知名品牌豆制品。
  
  ●在熟制前一定要清洗,最好用流水将豆腐干等豆制品表面细菌清除。
  
  ●市场上买回家的各种豆制品一定要烧熟煮透,散装豆制品切不可生吃,也不要用非即食包装的盒装内酯豆腐来做凉拌豆腐之类的菜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