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市首家艺术疗法工作室在宝山成立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95

  有一种办法,能让内向的少年敞开心扉、让脾气暴躁的孩子缓和下来,让“街头小混混”变得懂事,这种办法就是用艺术唤醒心灵。4月6日,上海首家“艺术疗法工作室”在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宝山区工作站成立。
  
  从2005年开始,宝山工作站尝试用“艺术疗法”使处于社会边缘的失学无业少人管教的社区青少年重返主流。一年多实践下来,效果明显。
  
  写下读后感敞开心灵改变形象
  
  社工第一次接触小君时,发现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他异常冷漠,染成火红色的头发一根根直直竖立,手臂、胸口的黑色文身格外刺眼。一次,社工无意中进入他的博客,正是这个无心之举帮助社工进入小君的内心世界。小君每天在博客上记录所思所想。其中有一篇写到他主动给一个老人让座的感想。社工从中看到小君善良的一面,他给小君的博客留了言。一来二往,小君答应参加杨行镇社工点的“�痈琛本憷植俊T诰憷植康亩潦榛疃�中,社工向他推荐几本心理学的书,他每次看完后都会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读后感。当小君向社工借第5本书时,他那一头另类的红发已被乌黑清爽的短发代替。
  
  参加艺术团懂得沟通孝敬长辈
  
  小琪本来自卑胆小,社工刚见到他时,他站在角落,一言不发。参加泗塘社工点的“阳光之星”艺术团后,他像变了个人。渐渐地,他懂得与人沟通交往,开始直视对方眼睛说话。
  
  刘昌海老人的孙子曾让他伤透心。孙子没有母亲,从小随爷爷奶奶生活。奶奶身体不好,两个老人对他的教育力不从心。书念不下去,闲在家中,脾气变得暴躁。社工拉他参加舞蹈班后,他的性格开朗了,有事开始找爷爷奶奶商量,后来还找到了工作。第一个月拿到工资,回到家中,拿出一张百元大钞塞到爷爷手中:“给你100元,爷爷。”刘老先生昨天说起这事,乐得合不拢嘴。
  
  观看励志片面对挫折重建信心
  
  辨证论治,淞南镇社工根据社区青少年不同的性格特点,给参加“电影疗法”的青少年设计不同的方案。安排性格内向、自卑的观看《勇敢的心》一类影片,给他们勇气和力量;安排家庭关系紧张的观看《童梦奇缘》一类情感细腻的影片,教人沟通、体谅和感恩;一些人因就业受挫失去信心,社工安排他们看《一球成名》一类的励志片。在观看电影中,他们有触动,思想也或多或少起了变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