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助千余返乡农民安心种田 宝山及时出台政策组建农场提供服务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93

  “上班不用再挤公交,天天享受田园风光……”3月16日,刚给小麦施完肥,宝山区罗店镇四方农场的农业工人唐顺龙正巧碰上文汇报记者采访,讲了一番大实话:“我放弃竞争城里一个岗位,别人就多一个机会,大家都好。”
  
  把土地转租给外地农民种,自己洗脚离田进城找工作,曾是沪郊不少农民的选择。然而最近,宝山区有1000多名离土农民返回到田里,当起了农业工人。54岁的唐顺龙20多年前就进了一家化工厂,当过化验员,工作不错,收入不少。可当听说村里办起农场,他辞职回乡当了一名生产组长。如今月收入3000多元的他感觉很好:“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现在种田一样能有作为。况且我50多岁了,竞争城里的岗位,优势不大了。特别是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今天,我放弃城里岗位的竞争,把机会留给那些大学生和更需要那个工作的人,也算我对社会的一份贡献。”
  
  对农民回归土地的新动向,宝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从加快土地流转入手,创造性地组建了44个集体合作农场,将3万多亩土地实行集约规模经营,使1000多个回归土地的农民当上了农业工人。区里专门出台了《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规定对农民土地流转给予每亩500至800元的补贴,对加入合作农场工作的农民给予每月500元工资补贴。另外,给予每个农场开办费补贴30万至50万元。区里还拨款1400万元,成立了8个农业综合服务站,购置各类先进农业机械设备380台(套)。
  
  在政策鼓励下,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种田能手、园艺师甚至公务员,来到农场当了场长、副场长。现在,宝山区回归土地的千余农民,个个心情舒畅有干劲。每天早晨,他们骑着农场发的自行车,身着统一工作服到田里上班,傍晚时分,结伴下班回家。有的农场还有班车,可接送外村农民上下班。田边设有食堂、浴室,农忙时提供“工作午餐”。工资每月按时进银行卡,除了社会保障,每人年末还有年终奖拿,跟企业职工没啥两样。
  
  宝山区农委农林科科长严宗兴说,这样的新景象,得益于区委、区政府及时而有力的引导、支持。如果让这些返乡的农民像过去那样种田、生活,他们很难稳定下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