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六大员"合力帮扶 破解就业难 普陀区两项再就业指标高出上海全市20%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35

  下岗后,再找份工作难不难?难。
  对于四五十岁、低学历的下岗者来说,重新有个岗位,更是难上加难。
  可偏偏就是在普陀这样一个弱势群体相对集中的老工业区,去年定向技能培训后录用率、创业成功率这两项再就业重要指标,较全市平均水平均高出20%。
  20%背后,究竟蕴含着什么故事?
  曹阿姨的感慨―――
  “好运,都由老张带来!”
  在上海老城区中,普陀区创造就业岗位的条件可谓先天不足。这里,以棉纺业为主的国企老厂林立,职工中有许多本区居民。随着老厂的改制、置换、搬迁,加上外来人口的不断导入,区内就业岗位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失业率一度居高不下。
  说起自己的重上岗经历,46岁的曹阿姨感慨万千:“我这岁数、这条件,能找到一份管车的工作,实在不容易啊。”前些年,曹阿姨从一家国企分流下岗。为了重找一份工作,托左邻右舍、托亲朋好友,却没一家单位愿意用她。后来类风湿性关节炎发作,她更是心灰意冷:“这辈子,靠低保混日子算了。”
  如今,曾打算再也不找工作的曹阿姨被一家机动车停放服务社录用,在花鸟市场门前看管车辆。曹阿姨的上岗,让生病多年在家的丈夫也找到信心,在就业援助员老张的帮助下找到一份保安工作。
  曹阿姨扳起手指算账:“我每月工资1000多元、丈夫将近800元,‘三金’也都落实了,比起吃低保不知好了多少。我家的好运,都是老张带来的。”
  在普陀区,像曹阿姨夫妇那样顺利再就业的例子很多。据区劳动保障局统计,2005年有34755名弱势群体走上工作岗位,2006年,这个数字增加到37925。今年第一季度,又有11961人重新上岗。
  帮扶者不止一位老张―――
  近千“六大员”一线奔走
  帮助曹阿姨重上岗的,不仅只有就业援助员老张。他得知曹家情况后,马上告诉长征镇职业指导员郁老师,郁老师又找来“职情信息员”小朱。三人“会诊”:“曹阿姨虽然技能不多、年龄偏大,但只要有一颗红心,上岗也不是没可能。”联络十几家单位后,终于有家服务社答应让她试一试。郁老师又赶紧落实技能培训事宜。结果一试,还行。曹阿姨以她的勤劳负责,被评为服务社年度先进个人。
  除了上述三大员,普陀区还有另外三大员,合起来是一支帮扶就业的“六大员”队伍。他们分工明确,却又形成合力:
  就业援助员,主要工作是沉入社区,奔走在居民中,上传下达;
  职业指导员,为再就业者荐岗、介绍、落实技能培训,进行全方位指导;
  职情信息员,担任岗位信息采集、开发岗位工作;
  开业指导员,帮助意向创业者进行前期筹备等,一直扶持到开业后稳定发展;
  技能辅导员,是区里的成功创业者,为意向创业者负责提供实训岗位,还利用自己的资源扶持新开业者;
  权益保障员,对重上岗人员进行跟踪保护,调解劳动纠纷。
  开业指导员张军说:“我们普陀在原有就业援助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六大员’帮扶就业联手机制,近千名‘大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年初设定开发岗位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控制数等硬指标,年中召开全员推进会,期间还会制定阶段性任务,年末用硬碰硬数据考核。”
  “六大员”联手后集思广益,好点子不少。比如,他们组建起“普陀帮帮创业协会”,利用718名技能辅导员的资源,手把手把意向创业者扶上创业道路。
  30岁的小肖前年第一次走进区开业指导服务中心,吐露想开一家会展服务社的想法,开业指导员为他制定分段扶持计划,先上成熟服务社观摩,再收集资料进行市场调研,然后到技能辅导员所在的企业担任虚拟"社长助理",历经一年准备期才开业。开业后碰到困难,又是几名技能辅导员帮忙找寻商机,20多笔业务让这爿"新开豆腐店"渡过难关。如今,全区被扶持起来的非正规就业服务社已有2600家,每家服务社又能创造数个再就业岗位。
  最近,一份凝聚着"六大员"心血的普陀区"就业导航图"刚刚出炉。这份地图将全区岗位分成13个类型,分类对数千家企业进行细分调查,以图表方式列出各类岗位工资待遇、劳动强度等信息。负责牵头的职情信息员朱亮佳说:"我们以后每年都要更新导航图一到两次,为再就业者提供最新最准确的信息。"
  缓解就业难关键在用心有新情况,就有上岗新创意
  据本市权威部门统计,一些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工人,而新兴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人员又供不应求,"十一五"期间,这一矛盾将长期突出。此外,青年就业难的新问题也渐渐显露出来。
  在普陀区,"六大员"不断根据新情况思考新的解决方法。例如,长寿路街道新建楼盘多,居民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日益提高,可解决一部分"4050"女性走上岗位,能不能逐步推出病人护理、月子保姆、孩子接送等特色服务?在老式居民区集中、商务楼宇较少的石泉路街道,岗位资源很有限,能不能创办一些简单手工作坊,吸纳就业困难人员从事糊纸盒、贴标签等简单劳动?"六大员"分析,区内一批无业青年学历不低、头脑不笨,却因求职受挫而触发"求职心理障碍",不肯上岗或上岗后做不长,能不能举办一些心理讲座帮助他们摆正心态?
  前几天,大渡河路上海体育宫召开的"普陀区开业政策咨询会暨非正规就业专场招聘会"上,随处可见"六大员"忙碌的身影。这天,一批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带来800多个岗位,上千居民带着求职简历赶来。记者看到,招聘会中的"创业指导专区"设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技能辅导员孟晋正点拨有意创业者:"当年我开家电维修社时一天十小时在外奔波,你们要创业,也要做好吃苦准备……"孟晋对记者说,她觉得,定期开办心理讲座对无业青年来说很有用,也可以请大学心理学教授来讲课。就业援助员赵月祥一直捧着笔记本在现场跑来跑去,他说:"许多希望再上岗的女性愿意当病人护理员、孩子接送员等,这个方案可行。"
  据悉,普陀区全力支持"六大员"的同时,还进一步放宽了非正规创业担保条件、建立起开业贷款诚信管理制度,今年准备再建一个开业园区。区领导坦言:"我们抓发展,就是要让百姓生活幸福。关键,在于用心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