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获悉,连日来本市检察机关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身体健康、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已集中起诉19起制假售假案件,涉及31名被告人,总案值达人民币3216万余元。
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去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以来,本市检察机关已起诉此类案件111件197人。本次集中公诉的案件中涉及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件居多,共7件16人,占36.8%。涉假商品除常见的香烟、白酒、手表等商品外,还出现了高档休闲娱乐用品等。
本次集中公诉的案件两人以上共同犯罪比例较高,犯罪成员间往往有明确分工。在19起案件中,共同犯罪案件有7件,占36.2%。部分案件的犯罪人员在实施行为前,就有具体分工,各人负责一个环节或一项具体行为,犯罪隐蔽性很强。
据介绍,制假售假案件的犯罪人员大多选择租赁仓库、民宅作为制假囤假的窝点。检察官提醒市民,应提高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