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居民小区内,社区卫生志愿者从树枝上钩下一个个高空抛下的垃圾袋,蛋壳、积水、鱼内脏等已经在其中给蚊虫铺好“温床”;垫在花盆下面的积水盘里有十几个孑孓,10天后,它们就会变成蚊子。
本市4月21日上午启动了早春蚊蝇防制行动,这是记者在某居民小区看到的一幕。市爱卫会有关负责人呼吁,除了依靠专业队伍集中灭蚊,市民的“举手之劳”,更能有效预防蚊蝇。
奥运场馆力争无蚊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防治科主任冷培恩介绍,虽然今年初本市遭遇大雪,但仍属“暖冬”,室内成蚊阳性率仍达到30%至40%。3月下旬,当气温维持在15℃以上时,越冬的蚊虫便从防空洞、地下车库、空关房屋、家具背后等地方飞出来。由于年初起便开始了集中灭越冬蚊蝇的行动,市中心区域蚊虫密度比去年下降46.15%。早春季节是这项工作最关键时期。
本次集中防制行动为期10天,之后还将陆续开展相关工作,重点做好奥运场馆周边环境保障。
水体最易滋生蚊虫
如何才能无蚊?在市爱卫会副主任金培武看来,只要市民积极配合,其实并不难。蚊虫喜欢“亲水住宅”,人居和动物厩舍附近向阳的各种小容器、缸罐、洼地等的积水处都是蚊虫产卵的好地方。来到奥运场馆看比赛,如果您随手带走饮料瓶,不乱扔食品包装袋,蚊虫幼卵就会“无家可归”。这比喷洒药水消灭成蚊,要简单有效得多。
专家介绍,日常生活中有些方法不妨一试。比如,养花、养鸟、养鱼、养宠物的市民,应定期检查储水容器,每周换一次水,或者给储水容器加盖;将天井、阳台上的缸、罐、瓶等容器倒置;不要将蛋壳、牛奶等倒进花盆;建筑工地的地下室、车库、花园苗圃以及烂尾楼,可用吸尘器、电动捕蚊器及时捕杀成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