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用“研究型思维”烧好“四菜一汤”――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28

  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再加上代表工作,有人戏称“四菜一汤”。
  
  “一部法律的规定有很多,但群众最关注的往往就那么几条;工作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会不少,实际上关键的问题往往也就那么几个”――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公认的“经典白话”。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在接受专访时笑答:地方人大要凭借“研究型思维”,关注“那么几条”和“那么几个”,烧好“四菜一汤”。
  
  “‘那么几条’千万别回避矛盾!”刘云耕直言,《上海市房地产登记条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损坏承重墙是否限制登记,曾是立法中的“最大争议”。法规草案二审后,舆论认为,假如损坏承重墙也可任意登记,可能导致一些人为短期利益无所顾忌。为此,市人大常委会又充分听取了社会意见。最后通过的立法中,人们看到:损坏承重墙想要交易,要先把墙竖起来――这为承重墙保护的“制度链”扣好了最后一环。
  
  “立法要管用,人大需要磨砺智慧,更要勇于直面矛盾。”刘云耕透露,5年内,住宅物业管理、促进就业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53个正式项目将进入立法程序。
  
  去年,“公交优先”是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重点。“老百姓要解决的问题不算复杂,也就是公交线路合理布局,合理设置站点……”刘云耕说,人大对公众需求要了然于心,才能有效推动政府积极行政。
  
  监督过程中,对“那么几个”合理要求,人大代表积极履职,不仅充分反映了民情民意,也为行政部门解决问题提供了良策。今年,上海将重点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实行执法检查。
  
  去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审议有关工作报告,调整预算方案,解答了“18亿元援助都江堰灾区资金从哪里来”的“公众关注”问题,媒体也在第一时间报道此事,“预算透明”显示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推动政府“阳光行政”的决心。
  
  “无论是立法、监督、还是决定重大事项,人大都不能被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惯例束缚,不能关起门来自娱自乐,而要充分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刘云耕说,人大需要借助“研究型思维”创造性履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