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财力保障撬动社区服务升级 静安建设居民区用房鼓励居 委多办实事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85

  实施街道财力保障,以每年不低于10%的比例增加财力;大幅度增加居民区工作经费,鼓励引导财政支出多办实事;将社会工作者月薪从900元提至1800元……静安区正在探索建立新型社区财力保障机制,通过财力保障解决基层“无米或少米之炊”的困境,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区服务和管理上来,受到社区居民欢迎。
  在“寸土寸金”的静安区,过去不少居民区硬件设施比较落后。全区74个居民区用房,面积达标率不到1/3。为此,区委、区政府计划用两三年时间,让每个居民区都有350平方米的综合用房,同时在街道建成至少440平方米的综合活动中心。区里还核拨1.9亿元到各街道,统筹用于配足用房。
  去年,曹家渡街道买下855平方米新房,将原本分散办公的“七所八所”迁入,腾出房源解决了4个居民区活动用房;江宁街道将2500平方米招商用房改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区还建成20个助老服务站,一些居民区活动室不仅提供老人送餐服务,还设有洗衣机、理发点、洗浴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就近为居民服务。不少社区居民告诉记者,“居民区用房面积大了,阿拉能享受到的服务项目也多了。”
  在出资为社区建设公共活动用房的同时,静安区还加大了社区财力保障,将居民区工作经费与活动经费分开下拨,鼓励居委会多为居民办实事,还在每个居民区增设2万元帮困资金,建立与物价指数联动补贴机制,对享受政策后仍有困难的居民实行临时帮困。此外,各街道对所属居民区采取“以项目报预算”的经费投入方式,活动越多、项目越好,所得经费相应越多。
  “有了新财政机制,我们就能放胆做事,更好为居民服务。”南京西路街道古柏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温小玲翻开账本对记者说:“2006年一年的办公经费总共3.4万元。去年起,每月办公经费2500元、活动经费2000元,全年5.4万元、增加2万元。”4月初,居委会刚领到第二季度的活动经费,就添置了很多新“家当”:为小区活动室购买了一张乒乓台,更新一批图书杂志,还为8个社区文艺团队购买了一些必需品。
  为社区居民服务,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了吸引、留住优秀的社区工作者,静安区大幅度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将社区工作者月薪由过去900元提高到1800元左右,书记、主任收入提高到2400元。
  同时采取严格的管理办法和奖惩措施,以能力和实绩为重点,居民评议和街道考评相结合,每季度对社区工作者进行考核,考核评分很低甚至不合格就有可能辞退。
  收入有保障,个人发展有空间,社区工作者为居民服务的积极性大增。45岁的王玉玲当上静安寺四明小区党总支书记以来,把社区党工委、社区事务所、居委会这"三驾马车"拧成一股劲,将"弄堂风情游""好婆媳评选""十佳夫妻评选"等特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如今,全区共有29名王玉玲那样的优秀社工晋升为主管,社区工作群众满意度大大提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