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温家宝总理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09年全国财政赤字拟安排合计为9500亿元。根据统计,这一赤字规模创出了新中国60年的最高纪录,是历史高值的2003年财政赤字的近三倍。
所谓财政赤字,是指政府“花”的钱要比“挣”的钱多,如果一味超支,自然会带来财政风险。
“虽然财政赤字逼近万亿元,但这是一个风险可控的财政赤字。”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说,“借钱多少,关键要看还钱的能力。从我国财政实力看,完全能够承担得起。”
按照欧盟的有关标准衡量,3%和60%分别被视为赤字率(赤字占GDP比重)和债务率(国债余额占GDP比重)的警戒线。9500亿元赤字高,也只是说绝对数额高,但赤字率与2003年前后相差并不很大。资料显示,2003年财政赤字为3198亿元,赤字率为2.4%;2002年财政赤字为3097亿元,赤字率为2.6%。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进一步解释说,赤字率3%的安全线其实也只是一个经验数字,“即使赤字率超过3%,也没什么大不了,中国经济平稳发展,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财力来源充足,完全能够承受”。
事实上,目前美国的财政赤字率已超过8%。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大学校长艾洪德说,与欧美国家的过度负债和高杠杆率相比,我国政府负债水平较低,资产负债状况更为稳健。“我国在扩大财政赤字方面还有不小增长空间,有着较大回旋余地。”
财政赤字骤然增多,这主要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大量发行国债造成的,此举主要是扩大内需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赤字财政”再出重拳,这是中国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不利影响所采取的果断之策。杨子强代表说,扩大财政赤字也是目前世界各国抵御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之一。“更重要的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扩大赤字,增加支出,也是我国过去应对经济下滑时的成功经验。”
艾洪德代表说,扩大赤字,筹集资金,赤字财政能发挥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作用,有利于保障今年经济增长8%左右目标的实现。
财政专家、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评价:“保增长,要算大账。以较大赤字规模确保经济增长速度,是值得的。”
在赤字扩大的背景下,高培勇提醒说,应该对未来财政收支运行的可持续性保持足够警惕。“政府扩大财政赤字,不是一年行为,而是要持续若干年,这必须要有长远考虑,遵循财政收支本身的运行规律。”
贾康委员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财政增收压力加大,这也意味着国家财政已进入“过紧日子”的阶段,更要讲究财政支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