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小平同志殷切期望抓紧浦东开发不动摇---访浦东区委书记
值此一代伟人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浦东新区人民更加怀念这位浦东开发开放的倡导者,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浦东的14年巨变验证了小平同志的远见,也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和伟大。履新不久的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杜家毫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深情地说。
经过14年的开发建设,浦东建成了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的框架,形成了一个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最近,胡锦涛同志视察上海,要求浦东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给浦东广大干部群众以极大鼓舞和鞭策,指明了进一步推进浦东开发开放的前进方向。
杜家毫说,浦东开发是一项国家战略,需要一棒接一棒、一茬接一茬的努力。自己作为浦东开发征途上接过接力棒的一员,清醒意识到肩负的使命和重任,而要扎实推进浦东新发展,实现邓小平的遗愿,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科教兴市”的主战略,以筹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以制度创新促进扩大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杜家毫介绍说,浦东深入推进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全面创新,继续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
推进经济运行市场化。以促进要素市场发展为突破口,推动浦东成为面向国际的资源配置中心和现代服务中心。健全专业服务体系,抓住服务贸易开放先行先试的机遇,加快构筑功能性专业服务平台。
推进商务环境国际化。在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先行先试的同时,更加注重营造符合国际通行惯例的运行环境。构筑双向开放的服务环境。抓住外高桥“区港联动”试点的机遇,发挥保税物流园区一期功能,抓紧二期开发,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
推进功能开发区域化。着眼于城郊一体化发展,把郊区发展纳入浦东整体功能规划体系,以规划一体化促进功能区域一体化,形成布局合理的功能区域中心。深入推进区镇联动,推进陆家嘴地区、金桥地区、张江地区、外高桥地区等功能区域一体化发展。
推进增长方式集约化。努力构建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强化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的公共技术服务,进一步完善生物医药专业服务机构,公共实验室和孵化单元,引进和培育国家级、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构筑技术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深入贯彻“聚焦张江”战略,努力把张江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园区。
推进公共事务社会化。以功能性社会事业发展为支撑,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按照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分类的要求,探索形成多元投资发展社会事业的新机制,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推进政府管理法治化。进一步规范公共管理行为,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逐步推开行政审批和政府服务“零收费”,继续推进“一口受理、一套表式、一网运作、一次办理”联合年检,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
“只要我们高举浦东开发开放的旗帜不动摇,进一步增强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就一定能在这块东方热土上把邓小平的伟大构想变成壮丽的现实。”杜家毫坚定的话语里充满了自信。